千万不要轻易开除老员工,25.5年工龄解雇赔偿金98.2万

琉璃映雪轩 2025-01-10 13:22:52

企业老板们真得好好思量,没有特别过硬的理由,可别轻易对老员工动开除的念头。

就说违法解除赔偿金这一块,那差别可不是一星半点。

一个只工作了 2 年的员工被解雇,和有着 20 年工龄的老员工相比,赔偿金能差出十倍之多。

要是一家有些年头的老企业,辞退一个工资比较高的老员工,这赔偿金分分钟就能突破百万大关,新公司哪怕裁减几十人,可能都达不到这么高的赔偿数额。

就拿福州那个国际快运公司来说吧,有个梁某在 1995 年就入职了,一路从操作员做到分公司经理的位置,和公司还签了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到了 2020 年上半年,公司其他关联分公司都盈利了,就他所在的福州分公司亏得厉害。上级主管让梁某针对上半年亏损制定改善计划,梁某邮件回复后,主管不满意,让他再回,还多次催促。

梁某觉得这是故意刁难,想逼他离职,就回邮件说公司和领导搞小动作、不信任他,还表示不用再回邮件了。后来在 2020 年 8 月 17 日下午开会时,公司让梁某独自在会议室熟悉工作职责和员工手册,梁某没翻文件,在那看手机,公司就给他个书面警告处分。

8 月、9 月期间,又以他不服从工作安排、造谣传播等理由,再次书面警告,最后依据《员工奖惩管理办法》说他严重违反公司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解除了劳动合同关系。

结果梁某去申请仲裁,要求认定公司违法解除并赔 982260 元。法院一审理,发现梁某在会议室看手机是在通过微信安排日常工作,公司根本没证据证明他违反规定,所以判定公司违法解除,得给梁某赔钱。从这就能看出来,开除老员工要是没依据,这代价可大了。

历史遗留用工:企业的“旧账隐患”

企业经营时间长了,那些历史遗留的用工问题就像隐藏在暗处的炸弹,随时可能爆炸,给企业带来大麻烦。

像社保、工伤待遇、加班工资、年休假这些方面,都可能被员工在某个时候翻出来跟企业算账。

就拿社保来说,就算企业从员工入职起就给交社保了,但要是按照最低基数交的,等员工工作了十几二十年,那欠缴的差额和滞纳金累计起来能高得吓人。

我就知道这么个事儿,有个员工在一家企业工作了 20 年,要是按照规定补缴社保和滞纳金,总共得 30 万。

这员工就找公司商量,说要是给他 15 万经济补偿,他就不要求补缴了。好多企业碰到这种情况,为了省事儿,不想被这些麻烦事缠着,就选择妥协,给员工经济补偿了事。

因为要是真去补缴,不仅要拿出一大笔钱,还可能面临社保部门的一些审查和后续处理,对企业来说,也是个不小的负担。

所以,企业在用工过程中,对于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真得重视起来,别到时候被这些旧账拖垮。

群体劳动争议:企业的“传染风波”

劳动争议这东西在企业里就像传染病一样,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只要有一个老员工通过仲裁拿到了一大笔赔偿,其他员工肯定会关注到。

老员工在公司待了二十几年,肯定结识了不少同事,关系网比较广。他打赢官司后,就会跟身边的同事分享自己的仲裁经验,告诉他们怎么去争取权益。

有些比较激进的,甚至还会煽动其他员工一起去找公司的麻烦。特别是社保问题,不管是合法辞退还是违法辞退,员工都有权利要求企业补缴社保。

一旦有个员工成功让企业补缴了高额社保,其他员工肯定会眼红,然后集体要求补缴。企业这时候就会陷入各种争议当中,焦头烂额。

比如说,有个员工被辞退后,要求企业补缴 20 年的社保,加上滞纳金要 30 万,企业要是给补缴了,其他员工知道后,就会纷纷效仿,都要求补缴。

企业可能就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和舆论压力,正常的经营秩序都会被打乱。所以企业得提前防范,尽量避免引发群体劳动争议,不然真的会陷入非常被动的局面。

结语:

没有正当的理由,企业还是不要去无缘无故开除员工,

尤其是老员工,他在企业那么久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因为开除一个老员工的代价是一个企业无法想象。除非一个企业不在乎钱,就另当别论。

0 阅读: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