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这是一个基本国情。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频发,同时伴随着城镇化、工业化持续推进,基础设施、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水电油气管网等加快建设,产业链、供应链日趋复杂,灾害风险的系统性、复杂性持续加剧。
面对各类灾害事故风险明显上升的严峻挑战,全国上下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勠力同心、攻坚克难,斗洪水、御台风、战火魔、抗震灾,特别是在2023年西南地区冬春连旱、西藏林芝重大雪崩、 “杜苏芮”超强台风、海河流域性特大洪水、松辽流域严重汛情、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发生后,逆行出征、舍生忘死,打赢了一场又一场硬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这些成绩的取得,既离不开夙兴夜寐守护岁月静好、枕戈待旦守护万家灯火的应急管理和防灾减灾救灾战线全体干部职工,也离不开灾害发生后奔赴灾区一线为大家播报灾情和救援情况、传递正能量的新闻记者们,以及值守单位传播防灾减灾常识、分析灾害次生舆情的新闻编辑们。
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常伴随复杂而多变的舆论,影响范围广,国内外舆论高度关注。灾害事件报道关系社会稳定和人心安定,关系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关系我国的国家形象。主流媒体要正确认识和充分发挥灾害报道的舆论引导作用,将灾害报道工作提升到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高度来认识和把握,遵循灾害报道的原则底线、把握灾害报道的尺度节奏、创新灾害报道的方式方法,才能化危为机、占有先机,并牢牢把握住意识形态阵地的主导权。
一、遵循灾害报道的原则底线
在灾害报道中,主流媒体要旗帜鲜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及时提供更多真实客观、观点鲜明的信息,满足人民群众的信息需求,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要把握大势,综观全局,牢牢掌握舆论场主动权和主导权,发挥舆论引导中流砥柱作用。同时,始终保持头脑清醒,以有利于灾害事件的有效处置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新闻报道的出发点,以增强信心、鼓舞士气,解疑释惑、凝心聚力为新闻报道的着力点,营造灾害发生后正向的舆论环境。
在甘肃积石山6.2级地震的报道中,主流媒体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在重要版面、重要时段大力宣传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大力宣传“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抗震救灾精神,热情讴歌“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感人事迹,展示震后紧急转移安置、复工复产、恢复重建的动人场景,强信心、暖人心、聚人心,振奋民族精神、维护社会稳定,为取得抗震救灾伟大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灾害事件发生后,采取什么报道口径?通过什么媒体发布?运用什么新闻体裁?采取何种传播形式?这一系列问题与灾害报道的导向息息相关。灾害报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应当是全覆盖、全方位的,这是适应全媒体时代的新要求。要对不同形态媒体进行导向把关,特别是对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客户端、抖音号等加强管理。首先是各类媒体要统一标准。各级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广播电台、电视台要讲导向,都市类报刊、新媒体也要讲导向。灾害事件突然来临,任何媒体在导向上都要坚持同一个标准。其次各个环节要守好底线。导向要贯穿到新闻采集、撰写、编排、发布等各个环节,落实到采写、编辑、审看、签发等各类人员身上。对重大灾害事件报道应注意采写、编辑、评论和摄影等方面的把关,尤其要慎重把握敏感话题和批评性报道,注重社会效果。
二、把握灾害报道的尺度节奏
把握灾害报道的尺度和节奏,就是要掌握好报道的火候和分寸,防止简单化、一刀切,避免因把握失当而适得其反、弄巧成拙。要因事制宜、因时制宜,精准研判舆情,恰如其分掌控灾害报道的密度和尺度,有效把握舆论引导主导权。
首先,以事实为根据,拿捏好报道分寸,做到全面客观、实事求是。在灾害事件面前,回避事实、绕开矛盾甚至捂盖子的结果往往适得其反:越是不敢承认,群众的不满就越容易集中爆发。把握好报道分寸,做到不把点上的问题说成面上的问题,不把局部问题说成全局问题,更要防止把个别现象说成普遍问题、把一般性问题引到制度层面。在2023年“杜苏芮”超强台风报道时,很多媒体坚持公开透明、实事求是,台风到达哪里、灾情发生在哪里,记者就出现在哪里,使群众可以随时了解灾区和灾情动态,如临现场,从而牢牢掌握新闻报道的主动权。
其次,以处置工作为核心,坚持好报道基调,做到团结稳定、正面宣传。主流媒体要精心设置议题,加强正面宣传引导。通过客观真实的报道赢得群众信任,通过充分挖掘灾后转移安置、紧急救援过程中涌现出的真实可信、生动感人的故事激发社会共鸣,不断做强正面舆论。灾害事件发生的原因往往较为复杂,很难在短时间内得出明确、权威的结论,这与人们希望第一时间获知事实真相的愿望相矛盾。这就要求我们遵循突发事件处置调查基本规律和次序要求,把握好“早讲事实、重讲态度、慎讲原因”的基本原则,在事发初期把群众关注点合理引导集中在灾害事件的处置和救援上。
第三,围绕舆情特点,把握好报道火候,做到遵循规律、分段施策。舆论的形成和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把握好报道火候就要根据舆情发生发展不同阶段分别施策。例如,在舆论引发和形成阶段,要积极跟踪舆情进展、主动发布最新信息和灾害事件进展,防止形成被动局面;在舆论影响扩大阶段,要做好解释说明、疏导群众情绪,大力引导社会关注重点转向建设性方面,避免和防范过激行为和情绪化反应;在舆论影响消退阶段,要继续保持一定的引导力度,时刻关注防范次生舆情,确保舆论热度平稳消退。要切实增强舆论引导的系统性、预见性,明确哪些灾害报道需要急和抢,哪些灾害报道需要缓和控,什么问题务必第一时间发出报道、什么问题需观察思考后再进行报道等,都需要根据灾害事件进展、结合舆情变化、考虑社会心理三思而后行。
三、创新灾害报道方式方法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10.91亿人,网络视频用户规模为10.67亿人,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7.5%。
随着人们信息接收方式和媒体形态的不断演变,传统媒体时代的“人找信息”,在信息社会中嬗变为“信息找人”,只有通过多种渠道快速准确发布灾害新闻报道,才能满足人们对灾害事件信息的即时需求。灾害新闻报道必须善于创新方式方法,借助全方位、多层次、多声部的主流舆论矩阵,通过寓引导于服务之中,形成良性舆论引导合力。
首先,创新报道角度、丰富报道方式,坚持全局站位、百姓视角。好的思想、观念、内容,要通过生动的形式、多样的手段表达出来,有铁的事实、好的道理,还得有耳目一新、引人入胜的表达。2020年7月上旬至8月中旬,我国南方多地突发多年未遇的流域性特大洪水,主流媒体创新角度、积极作为,既有效传达防洪抗洪信息,又有效引导舆论树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坚定信心。从报道角度上看,主流媒体实时发布汛情动态,注重从大数据、历史纵向比较的角度解读汛情,在关注抗洪英雄的同时,记录普通人面对洪灾时的生动故事,如人民网的报道《歙县抗洪一线直击:共赴“考场”的父女俩》、新华社推出的《国家相册:江河儿女情》,展现了普通人面对灾难时的坚韧;从报道方式上看,人民日报微博发布的微视频《18岁、19岁、20岁……这就是抗洪一线的“00后”》、新华社的微纪录片《鏖战江新洲》、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慢直播《24小时不间断直击多地雨情汛情》不断扣动着人们的心弦。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的“机器人报道”、直观的“卫星新闻”以及有着强烈现场感并引发情感共鸣的“无人机作品”,在给受众带来强烈冲击的同时,营造了在突发灾难面前积极向上顽强不屈的正面氛围,有效引导了舆论。
其次,善于采用多种渠道、融合手段,回应百姓关切、注重人文关怀。随着新技术在新闻领域的广泛运用和媒体融合的深入发展,我国的媒体格局、舆论生态、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革,对做好灾害事件报道工作提出新要求。微博、微信、客户端以及短视频、网络直播、问答社区等新的媒体形态层出不穷,构成了越来越复杂的舆论场,成为舆论热点重要策源地。主流媒体要在灾害事件舆论引导中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传播优势,强化融合传播和交流互动。要加大信息传播力度,善于借记者提问之口,问群众关心之事,达澄清引导之效,一方面通过多种渠道迅速传播和放大官方声音和主流观点,另一方面通过多种类型的报道为政府部门有针对性地正面回应提供渠道和空间,增强解释说服工作的有效性。同时,灾害报道既是一个不断发布信息、说明事实的过程,更是一个与群众交流感情、消除隔阂、建立信任的过程。找准思想认识的共同点、情感交流的共鸣点,有效回应社会关切,既是舆论引导的需要,也是重大突发事件善后处置工作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灾害报道要充满人文关怀,有一定的情感温度,特别是在自然灾害等涉及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中,必须让群众情绪有序释放。(作者系应急管理部国家减灾中心宣传教育部主任、《中国减灾》杂志编委会执行主任)
本文刊登于《中国记者》2024年第7期
原标题 《主流媒体灾害报道的基本遵循》
值班编辑 | 胡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