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新媒体,要多些“政务”少些“媒体”

新京报传媒研究 2024-05-28 21:20:28
导 读 对于部分政务新媒体的“关停”,媒体需要点赞;对于部分网红政务新媒体的方向问题,媒体也应该介入批评建言。 不少媒体跟踪报道了最近各地政务新媒体的“关停潮”现象。澎湃新闻总结了这次“关停潮”的三个背景:

一是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重申2018年12月就成文发布的《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政务新媒体健康有序发展的意见》,要求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避免“一哄而上、一事一端、一单位一应用”。对功能相近、用户关注度和利用率低的政务新媒体要清理整合,确属无力维护的要坚决关停。

二是落实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要求。 2023年12月,国家网信办印发《关于防治“指尖上的形式主义”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注册运营政务公众账号,要严格控制数量,加强信息更新。让政务新媒体排出形式主义的毒素,跑出速度,真正便民利民势在必行。

三是因应机构改革的变化。 政府机构改革后,一些部门有转隶并改等调整,一些政务新媒体也对应关停。

笔者觉得,一个单位原则上在同一平台只开设一个政务新媒体账号的要求,算是非常宽松了。如今各类平台太多了,一个政务单位要多平台分发,这意味着可能要运营几十个账号。如果能通过技术手段实现多账号自动分发还好,否则每个账号都需要人工逐一发布,那会耗费不少人力。一些单位不仅要求开机构号,还倡导员工开设个人号,像媒体一样搞成传播矩阵。

各个部门的传播机构一般人比较少,在经济下行、要求“过紧日子”的背景下,还需要瘦身,最后的结果可能就是负责传播事务的人员超负荷工作,甚至出现一个人运营几十个账号的极端现象,其产出内容的质量可想而知。

一些地方或者机构,为了让自家新媒体或平台账号增加下载量、快速增粉、保持活跃度,就通过行政指令要求辖区内或系统内各个部门、人员强制安装、关注账号、打卡排名,具体执行中还要“截图反馈”,这种“指标主义”“形式主义”的要求,给许多下属单位带来了工作范畴外的巨大负担。

这种消耗基层大量精力的政务新媒体,通过行政指令来提升数据指标的政务新媒体,不会有长远的发展。因此,把这些“落后”“过时”“低质”的政务新媒体清理、关停,是件好事。

此外,笔者观察到,不少政务新媒体,尤其是一些网红政务新媒体,在追求的方向上也值得商榷。

因为工作原因,笔者经常接触在政府相关部门负责宣传的人员,他们都会谈到如今做政务新媒体的压力,“为什么没有在××平台开号”“为什么别人粉丝那么多”“为什么别人的作品点击率、点赞量那么高”“为什么搞了这么久也没看到成效”……

于是乎,很多政务部门为了做内容,花钱请人代运营政务新媒体,或者请专业公司制作花式内容。有搞短剧拍摄的,请人写作精致脚本、请专业演员出演;有搞特色MV的,请专门的广告公司来执行;有包装本单位靓仔靓妹,用高颜值、高情商来吸引眼球的;有的单位甚至还成立了影视中心,和相关主体联合拍电影……搞完这一切,还要购买平台的推荐位、流量广告来扩大传播。

一番折腾下来,粉丝确实是涨了,流量确实是大了,关注度也提高了,但这应该是政务新媒体着力追求的目标吗?

对于文旅部门以外的政务部门来说,政务新媒体要的不应该是流量、出位、花式,而应该是权威、透明、响应:有新政策新举措出台,配合发布详细清晰的解释阐述;发生了突发事件、重大舆情,及时公布情况、回应关切;舆论场上有各类猜测、传言,人们能够在政务新媒体上找到最权威的答案……

但在实际运营中,有的政务新媒体平时各种内容发得很欢,各类花式创意层出不穷,流量热梗频频参与蹭边,但到自己单位有重大舆情需要发声回应时,却又埋头装鸵鸟一声不吭,任由网友在账号下面的追问、批评留言排成长龙。

作为媒体人,笔者甚至觉得,政务新媒体有时还影响了信息的透明度。譬如,碰到重大新闻、重大舆情,记者去采访相关部门,往往会得到一句答复,“我们会公开发布,请关注我们的两微账号。”但最后发布的通报精简到极致,主体不明、事实不清、动机阙如,有时候还故意避重就轻。媒体想再追问了解公众关切的一些问题,得到的答案就一句话,“我们已经在账号上回应了,没有其他需要发布的了。”单向度的通报、自言自语式的发布,不是真正的透明,不是真正的公开。

总之,对于部分政务新媒体的“关停”,媒体需要点赞;对于部分网红政务新媒体的方向问题,媒体也应该介入批评建言:政务新媒体,要多一些“政务”,少一些“媒体”。

(作者为澎湃新闻副总编辑李云芳)

本文首发于青年记者,微信号:qnjzbj

值班编辑 | 王可

最后,告诉大家一件事

新媒体文案怎么写才有看头?

辛苦拍摄的短视频为何没人点?

各平台账号涨粉越来越难?

策划方案怎么总是差点意思?

......

针对大家遇到的各种难题,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推出新媒体策划及运营、短视频制作及运营、舆情分析及风险处置等培训课程,去年开班13期,合作单位包括政府机构、媒体、企事业单位等,参训学员500余人,均满载而归。

今年,更多量身定制的培训课程陆续上线,欢迎前来新京报交流,一起进步。

独家课程 量身定制

提供融媒课程定制服务,根据学员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学习方向,量身打造专属课程。

“沉浸式”跟班学习

培训期间,跟班学员以现场观摩、全程参与、互动交流等方式“沉浸式”跟班学习。

重在实践 不搞空谈

根据培训学习内容,围绕重点工作策划宣传方案、拍摄作品,导师现场点评,在实践中检验学习成果。

开拓视野 开放交流

走进互联网大厂,实地参观拓展视野,与行业大咖在交流互动中吸取经验、促进提升。

More

点击查看部分培训实录

石家庄日报培训班:

凌晨四点还在剪片子,这也太“摇滚”了…… 石家庄怎样再摇滚一些,他们正在琢磨......

北京发行集团培训班:

正在刷短视频的我,被灵魂拷问:“你多久没看书了?”

带货直播间,只来了看热闹的同事……

合肥日报培训班:

十几年的资深摄影记者,发力做视频了

河北省媒体培训班:

五个新媒体策划方案,齐了!

吉林省媒体培训班:

凌晨5点半,策划方案终于好了!

苏州市媒体培训班:

“刚刚,官方正式通报!”算不算标题党

余姚市干部媒介素养培训班:

新闻发言人,感觉回来了!

咨询详情,请添加新京报融媒共享平台微信

标注姓名、单位、职务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