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大汉奸傅筱庵为了活命,不仅请了23个保镖,还弄了4辆警卫汽车,谁知,

文史记叙录 2025-02-13 11:59:34

1940年,大汉奸傅筱庵为了活命,不仅请了23个保镖,还弄了4辆警卫汽车,谁知,68岁的老仆人竟趁他睡觉时,砍了他3刀!

1940年的上海,纸醉金迷的背后是无尽的暗流涌动,租界内歌舞升平,日占区却笼罩在恐怖的阴影之下,就在这动荡不安的年月里,一个惊天消息传遍了大街小巷: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被刺身亡。

各种传言满天飞,有人高兴得手舞足蹈,有人惋惜不已,大多数人则在心里猜测着事情的真相,那时候的上海,是个冒险者的天堂,同时也是逃犯们藏身的地方,日军占领上海后,推行“以华治华”的策略,扶植了一批甘愿为虎作伥的汉奸。

傅筱庵,这个名字在当时几乎家喻户晓,他从一个英国造船厂的普通工人,一步步爬上高位,最终沦为日本人的傀儡,成为伪上海市长,他的人生轨迹,恰恰映射了那个时代的荒诞与悲剧。

早年,傅筱庵凭借着精明的头脑和圆滑的处事方式,积累了大量财富,甚至一度成为北洋政府的债权人,然而,金钱和权力并没有填补他内心的空虚,抗战爆发后,他选择了投靠日本人,换取荣华富贵,却彻底葬送了自己的名声和未来。

他积极配合日军的各项政策,镇压爱国人士,甚至亲自与租界当局交涉,禁止悬挂国民政府的旗帜,他的种种行径,激起了中国人民的强烈愤慨,也让他成为了军统暗杀名单上的头号目标,国民政府在重庆成立了军统组织,专门负责清除汉奸,维护国家利益。

戴笠下令,必须想方设法把傅筱庵除掉,军统上海特区的陈恭澍接下了这个任务,他曾多次策划暗杀行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傅筱庵深知自己处境的危险,身边常年有23名保镖护卫,出行更是乘坐防弹轿车,戒备森严。

陈恭澍努力思考,可就是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正愁眉不展时,突然冒出来一个意料之外的人,就是傅家那位掌勺的厨师——朱升源,朱升源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厨子,他的人生经历充满了坎坷和辛酸,年幼丧父的他,为了生计,早早便来到上海滩打拼。

后来,他进入傅家做工,勤勤恳恳,忠心耿耿,一干就是几十年,他见证了傅家的兴衰荣辱,也对傅筱庵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然而,傅筱庵的卖国行径让他深感痛心,他曾多次劝说傅筱庵改邪归正,但都无济于事,最后,他面临民族大义和个人情感的抉择,硬着头皮做了个不易的决定。

军统特工找到了朱升源,向他晓以民族大义,并承诺事成之后给予重金奖励,朱升源的内心充满了矛盾和挣扎,一边是多年来对傅家的忠诚,一边是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经过一番痛苦的思考,他最终选择了后者,他打算以自己的独特方式,为祖国出一份力。

1940年10月10日深夜,傅筱庵喝得酩酊大醉,回到家中,夜深人静时,朱升源悄无声息地潜入傅筱庵的房间,用菜刀结束了他的生命,随后,他在军统特工的安排下,逃离了上海,前往重庆,朱升源的举动震惊了整个上海滩,也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有人认为他堪称民族英雄,也有人说他辜负了东家的信任,但无论如何,他的行为都给其他汉奸敲响了警钟,也彰显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战精神,朱升源抵达重庆,戴笠亲自接待了他,还给了他一笔奖励,他用这笔钱开了一家小卷烟厂,过上了平静的生活。

关于他后来的生活,史料记载不多,有人说他活到了建国后,安享晚年,他的一举一动,都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傅筱庵的死,是汉奸的必然下场,也是中国人民抗战意志的体现。

0 阅读:194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