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晚报讯记者沈婷婷、朱嘉乐,实习生邓蕴盈报道:13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揭牌成立。据悉,学院由范剑青教授担任院长,计划于今年9月招收首批学生,拟开设人工智能本科专业及人工智能哲学硕士-博士项目。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工智能学院依托深圳经济特区的产业优势,充分发挥港中大(深圳)的国际化办学特色,致力于打造跨学科、创新性的国际一流教学与科研平台。学院将重点培养学生在计算机科学、数学、统计学和认知科学等领域的核心能力,同时鼓励学生突破传统学科界限,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基础科学、医学、机器人、金融、商务、管理及社会等多个领域,推动技术创新与产业融合。
学院以提升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教学与研究水平为目标,致力于取得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为国家、粤港澳大湾区及深圳培养专业拔尖人才与跨学科产业化人才,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与科研保障。
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徐扬生教授在致辞中表示,自建校以来,学校便将人工智能作为重点发展方向,积极构建人才学术交流机制,目前已有40多名学者入选2024年人工智能与图像处理、网络通信、运筹学、自动化工程等领域的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
徐扬生指出,成立人工智能学院的初衷有三:一是顺应全球人工智能学科发展趋势,响应国家及地区战略布局,结合自身优势,与大学其他学院形成跨学科合力,打造独具特色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基地;二是依托香港中文大学全人教育的传统,与各书院紧密协作,探索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路径,为社会转型培养具有引领作用的领袖人才;三是整合粤港澳大湾区优势资源,建设人工智能领域的科研高地,致力于成为全球最具活力的创新策源地,为国家及全球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理事长、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卢煜明教授表示,人工智能学院的成立是港中大(深圳)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也是拓展办学规模、为国家培养高端人才的重大举措。人工智能学院将汇聚全球优秀科研人员与学子,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端人才,积极推进前沿科学研究,响应国家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发展,为人类文明进步贡献力量。
范剑青表示,学院将从三个方面展开建设:一是构建学科前沿体系,深化人工智能核心能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学科生态;二是推动人工智能跨界融合,赋能多元学科创新,围绕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需求,布局国际化学科,引进优质人才;三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和家国情怀的顶尖人才,通过多元化教学与实践,培养学生用科技力量解决社会问题的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