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开向冬天的电动车,还是离不开发动机!

浮生若梦醒时分长夜 2024-12-10 17:53:36

低温永远都是电池最大的敌人。

温度对锂电池容量的影响是非常直接的,目前所有的量产电池,最适合的工作温度(最低)是在20度左右,低于这个温度,电池的工作特性、容量都会受到较为明显的影响。

温度越低,容量衰减的就越明显。

和20度室温相比,0度状态下的锂电池性能已经大大衰减,如果温度再下降30度,电池的整体性能可能连标定的一半都没有了,如果温度继续下降,电池可能就存在无法工作的问题。

摆在面前的事实是,冬季电池的特性非常差,此前“承诺”的纯电续航能力,谁也给不了。

前两天某媒体做了一次续航测试,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对比是 “低温测试”和“寒冷测试”标准,低温测试标准就是5度-15度,寒冷测试标准就是零下25度-零下20度。

同样一台车在这两种不同环境下,续航表现差距巨大。

以ZEEKR MIX为例,这是一台搭载了76kWh的大电池包纯电车型,ZEEKR MIX在低温测试状态下的续航表现为456km,达成率83%,非常不错,但到了寒冷区,续航就只剩下了285km,达成率只有52%。

这怪ZEEKR吗?完全不能。

企业的标定、技术储备只能保证“更好”的续航,但却无法改变电池的特性,这和技术没有关系,所以在北方地区,电车适用性差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

最近一年,新能源产品的销量暴涨,最大的推动者其实是混合动力车型,也就是发动机+电池+电机组成的PHEV插电混动车型。

这种车型在用户看来,拥有无懈可击的竞争力:

1、实用性得到了保留,因为有发动机、油箱,即便是面对再高强度的出行需求依然没有问题。

2、电池包的出现让短途出行可以屏蔽发动机,日常的使用成本很低,不少车型前100km是可以充电的。

3、成本更低,毕竟电池包容量小,且发动机的制造门槛已经透明化。

4、泛用性强,即便是在东北零下20度的环境中依然不用担心日常的出行问题。

行业的两个典型观点,一个是混动车型没有电车的经济性,还需要加油,不如电车也不如油车,另一个则是混动有油车的耐用性,还没有电车的焦虑。

数据表现出来的是,过去一年混合动力车型的增速、销量占比以及车型的推送数量远远超过了EV纯电动车,就是因为对于更多的工薪阶层来说,混动车型的价格下来了,就值得入手了。

国内有过半消费者需要面对过冬的寒冷节气,电池包同样如此,低温下的续航崩盘是技术解决不了的问题,大量用户购车的第一原则依然是工具属性。

在保证工具属性的基础上,再考虑经济、智能、自动化很重要,这也是用户并不依赖大电池包的关键原因,毕竟电池包越大,冬季受到的影响也就越大。

0 阅读:61

浮生若梦醒时分长夜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