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队聚餐时允许饮酒吗?这个问题如今似乎已不再引起争议。回想起上世纪七十年代我服役的时期,通信部队对饮酒有着极其严格的禁令。无论是日常还是节日聚餐,任何类型的酒精饮料都被明令禁止。这种严格的限制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
孙志勤是我们通信站的前任站长,他治军向来以严格著称。在饮酒问题上,他始终坚持铁律,绝不允许部队沾酒。有连队干部曾试探性地请示:重大节日如春节、国庆、建军节会餐时,能否适量供应酒水?白酒绝对不行,红酒是否可以?哪怕是散装啤酒,用暖壶装一点行吗?
孙站长态度坚决,直接拒绝了提议。他解释说,并非禁止饮酒,也并非担心影响工作,主要顾虑是怕有人过量引发麻烦。他指出,虽然桌上只有一瓶酒,但并非所有人都会喝,或者只喝少量,剩下的可能被一两个人喝完,导致他们醉酒失控。
长期以来,我们通信站始终坚持不提供酒水的原则,即便是为即将退役的老兵送行也不例外。不少老兵对此表示不解,认为服役多年,临别之际小酌一杯无可厚非,甚至有人提议自费购酒。然而,连长明确表示,站内有严格规定,禁止任何形式的饮酒,即便是面临退伍的士兵也必须遵守,这是铁一般的纪律要求。
听完连长的解释,老兵们也就不再纠结送行宴上是否备酒了。
孙站长在我们通信站实施的禁酒规定确实带来了积极影响。自从实行这一政策后,我们值勤时从未因饮酒而影响工作,也没有发生因酒精引发的争执或冲突,更避免了借酒滋事的情况。这项措施有效地维护了工作秩序和团队和谐。
不少基层军官反映,前任站长实施的禁酒规定虽然起初显得过于严格,但长期来看确实给我们带来了显著的好处。这一政策有效规避了许多潜在的风险和问题,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更多便利。通过禁止饮酒,我们避免了因酒后失态或判断失误可能引发的各种麻烦,确保了工作环境的稳定和高效。这种看似苛刻的规定,实际上是对我们的一种保护,让我们能够更加专注于本职工作,减少了不必要的干扰和困扰。总的来说,禁酒令的实施虽然起初有些难以适应,但其带来的正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加健康和有序的工作氛围。
上世纪80年代,随着老站长孙志勤转业离开,通信站执行多年的禁酒规定逐渐松动。在各类集体活动中,如培训结业聚餐、老兵退伍送别会、干部调动欢送宴等场合,酒水开始出现在餐桌上。虽然我们通信部队整体纪律严明,没有出现因醉酒导致的严重违纪事件,但小摩擦和争执时有发生。每当出现这种情况,大家都会不自觉地回忆起老站长在位时严格执行的禁酒政策。
和老兵们闲聊时,他们提到一件往事。当年在部队中专读书时,临毕业前一天晚上,大家聚餐庆祝。结果有两个学员喝多了,借着酒劲动手打架,事情闹得挺大,影响很不好。学校领导知道后,马上做出决定:参与打架的学员不能毕业,也不发毕业证,直接送回原部队。最让人唏嘘的是,宣布这个处分的时间和颁发毕业证的时间只隔了几个小时。那一届几百个学员都顺利毕业,开开心心拿到了证书。就那两个打架的学员被退回部队,年底就退伍回乡了。人生就是这样,有时候一顿酒就能改变命运,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可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