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觉得,现在应该搞国企改革,才能解决问题。
其实是没有搞清楚当年搞国企改革的逻辑。
当年搞国企改革,不是因为想改革,而是因为国企和财政不分家,财政负担太重了。
当时国企承担的很多社会功能,比如办教育,管工人的生老病死,是承担了一部分国家的功能。
这当然也意味着,国企替国家分担了一部分财政压力,所以国企负担重,包袱重,竞争不过民企。
最后改革,是因为国企和财政切断了联系,企业是企业,财政是财政,分家了。
然后国家把一部分原本由企业承担的功能甩给了社会,给自己减轻了负担。
比如养老,教育,医疗等等,以前是国企承担,后面都社会化了。
社会化养老,社会化抚养,社会化医疗,社会化教育,社会化就业,都是社会的。
国家不是完全不承担责任,但相比之前来说,变成有限责任了,比以前负担轻多了。
养老金就是这样,本应该是国家完全负担,就变成了现在上班的人交钱,给退休了的人发钱。
而且还形成了老年人和年轻人之间的矛盾,年轻人抱怨老年人退休金太高,自己的未来没有保障。
其实退休的老年人拿到的是该自己该拿的,只不过本该出钱的国家不承担了,变成了年轻人交养老金去给他们发钱。
年轻人在这个问题上怪老年人,其实是找错的对象了。
这之后,国企因为和财政之间的联动机制消失了,负担又重,加上市场环境变化,就大批量被甩给社会了。
所以大量的国企那段时间被迫关停并转,工人下岗。
当然,那段时间国家财政也没钱,都很难,农民尤其难,不打工,光种地连维持基本生活都做不到。
而在那一轮国企改革结束之后,也就是2004年之后,高潮就结束了,剩下的国企日子都还算好过。
而在新的经济和政治体制之下,新的国企也承担了很多新的功能,目前和财政之间还是良性互动。
比如说要搞土地开发,可以先搞个城投、城开之类的平台性国企,代表政府去融资和开发,同时承担债务。
这个局面一直到前几年,其实都还是可以的,不少地方就是靠这个机制完成了基础设施升级换代和城市更新。
但在当时的情况下,大家都默认一个规则,这些城投开发平台国企的债务,当地政府会兜底。
现在看来,其实可能是做不到的,而是会变成谁的孩子谁抱,没人兜底。
尤其是有些债务负担比较重,连按揭的利息都还不起的地方,情况更糟糕一些。
至于还在赚钱的国企,很多人希望能有新一轮的改革,那就更不可能了。
怎么可能把赚钱的企业交给社会呢?要交也是和上一轮一样,把包袱甩出去,而不是把优质资产甩出去。
就像有人说,贵州债务不是问题严重了吗,为什么不把茅台卖了还债?
还有人说应该把一些垄断性国企卖一部分,钱拿来补充社保基金。
这很显然都是异想天开,根本不可能的。
要卖,也是卖已经不赚钱的,而是完全看不到扭亏希望的,不可能把在赚钱的卖掉。
而且,即使要搞一轮国企改革,也不会和大家想的一样,结果也会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