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演员轮番献艺,台下座无虚席掌声不断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梁善茵黄宙辉通讯员林楷虹
虽已过正月十五,但在熟悉的粤曲唱词中,岭南不少地区的年味仍未消去。2月18日-22日,广东粤剧院一团来到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苏木山英罗村展开一连5晚的演出。
今年是该团来到当地演出的第3年。18日晚上6时刚到,舞台前排已坐满了“担凳仔霸头位”抢先看首场演出的观众。
当晚,一级演员、文华表演奖、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曾小敏,一级演员文汝清、吴泽东、冼鉴棠等粤剧名家轮番献艺,掌声、喝彩声不断。羊城晚报记者跟随广东粤剧院来到苏木山英罗村,探班粤剧春班的火热现场。
从省内到省外,粤韵千里传情
今年1月31日正月初三,广东粤剧院“新年睇大戏”演出开锣,曾小敏、黄春强携一众名家新秀,以最红火的开班戏《刁蛮公主戆驸马》为新春添彩。而在元宵佳节,曾小敏、文汝清、王燕飞、朱红星等一众粤剧名家齐聚广州大剧院,一票难求。
广东粤剧院春班的演出足迹不仅遍布广东各地,还延伸到了省外。广西合浦县山口镇英罗村就迎来了广东粤剧院一团一连5晚的精彩演出。
苏木山英罗村的梁先生告诉记者,该村素有“年例”习俗,“做大戏”时村里最为热闹,“早年听过马师曾、红线女的声线就上瘾了,家家户户集资请大老倌来做戏。以前都是挂几块红布、几盏煤油灯就开演了,舞台也是用竹子搭的,现在条件好了,有更多机会‘睇靓戏’。”
“这是《谯国夫人》《白蛇传·情》第一次以春班的形式来和广西民众见面,这两部剧体现了民间信仰的力量以及粤剧传统剧目的创新。”广东粤剧院副院长张晋琼边说边指向座无虚席的舞台,期待新编剧目能为当地观众带来全新体验。
春班舞台,观众“入戏”
一通“啪啦”作响的鞭炮声之后,好戏开场了。开台例戏是气势十足的《六国大封相》,各路武生长衫一撩,唱腔一出,眨眼就变作了古人。“男跳加官”场景中连翻跟斗的武生更是引得满座喝彩。
随后,《谯国夫人》在百越鼓点中启幕。曾小敏饰演的谯国夫人英姿飒爽,唱腔铿锵有力,做功身段利落,演绎出谯国夫人冼英从懵懂少女到白发老妪波澜壮阔的一生。
每到情节高潮处,充满诗意的粤语唱词更将人物情绪表达得细腻入微——危机之中、提刀杀敌时的《剑锋立》,冼英与冯宝夫妻二人大婚时的《春江花月夜》,冯宝被挟持、冼英前去救夫时的《复见朗朗春光》,台下观众的讨论声低低的,笑声、叹息声也是低低的,不知不觉便“入了戏”。
香港戏迷谢女士特地来到广西乡村“邂逅”岭南圣母冼夫人,她表示,冼夫人是粤西家喻户晓的人物,能在新春年例欣赏到这剧目,体验很独特,具有不一样意义。
青年主力担纲,传承粤剧薪火
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粤剧院春班的演出阵容中,青年演员已然成为主力。
例如“00后”演员谭清怡、苏美琪,“90后”吴碧君、黄文意,“80后”黄春强、梁晓莹,还有众多活跃在各场演出中的青年新秀,他们以扎实的功底、青春的活力,赋予了粤剧新的生命力。
广东粤剧院院长曾小敏表示,粤剧的根脉在民间,春班的繁荣,见证了粤剧传承、推广的成效,让粤剧演员更加有信心做好文化传承这份答卷。
“从乡村戏台到城市剧场,从传统唱腔到跨界融合,我们始终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拥抱时代。未来,我们将继续深耕创作、培育新人,把岭南的故事,唱给世界听。”曾小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