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马思泳通讯员荔宣
图/通讯员提供
近日,一场跨越40公里的生命接力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惠水县开展。一位来自惠水县断杉镇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命悬一线,经惠水县人民医院、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帮扶专家的紧密配合、全力救治,患者最终转危为安。
2月20日14时35分,惠水县人民医院急诊接到断杉镇卫生院求助电话,一名60岁男性患者在就诊期间突发胸痛,晕厥发作半小时,患者的心电图经网络发送至惠水县人民医院胸痛中心。经在惠水县开展帮扶工作的医疗专家、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林海真和惠水县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彭海军会诊,该60岁男性患者被诊断为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需介入治疗。
惠水县人民医院立即派出救护车,赶往40公里外的断杉镇。到达现场后,随车医生立即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等急救措施及急性冠脉综合征处置。同时,在惠水县人民医院内,林海真也提前做好了抢救准备。
救护车一路疾驰,医护人员时刻关注着患者的生命体征。到达医院后,患者通过绿色通道直接被送入导管室。林海真立即为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右冠中段急性完全闭塞,开通后见严重狭窄90%,血栓5mm,心率42次/分,血压66/41mmHg,患者出现淡漠、头晕、呕吐、手凉等症状,情况危急。
林海真立即为患者施行介入手术,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娴熟的技术,门导丝时间用了20分钟,手术全程45分钟就成功开通患者闭塞血管,植入支架,恢复血流,抢救成功。
术后,患者胸痛症状得到缓解,生命体征趋于平稳。患者已被转入病房进行进一步观察治疗。
参与抢救的惠水县人民医院医生表示:“从断杉镇到惠水县人民医院,有40公里的路程,每一分钟都至关重要。幸亏120急救中心反应迅速,帮扶专家抢救及时,手术成功,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此次成功抢救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是广州市荔湾中心医院对口帮扶惠水县人民医院的又一成功案例。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荔湾中心医院通过派驻专家、技术指导、人才培养等多种方式,帮助惠水县人民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特别是在胸痛中心建设、急危重症救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惠水县人民医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帮扶专家的到来,不仅为我们带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还通过‘传帮带’培养了一批本地医疗骨干,真正实现了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