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目新闻记者张奇
利用AI工具及DeepSeek技术,将自己说“12345”的视频转换成不同语言的带货视频,浙江义乌商户傅江燕近日在各社交网站上广受关注。2月22日,傅江燕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使用的是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公司开发的两款小程序,仅花10余分钟就能生成36种语言的带货视频。视频爆火后,有大量粉丝关注她,更有客户找到她订货。
2月22日,义乌商贸城商户傅江燕用AI工具生成带货视频(极目新闻记者张奇摄)
义乌小商品老板娘用DeepSeek+AI带货
傅江燕是义乌国际商贸城一名售卖袜品的商户,做这门生意已有20年。平时为了卖货,她经常会自己出镜录视频介绍自家产品,发在各个社交网站上。傅江燕说,除了内销,她的客户主要来自中东、南美、南非等地,这些地区语言多元,仅用中文和英语交流完全不够。她觉得,要拓宽客户渠道,自己的带货视频必须要用到多种语言,这样视频传播范围更广,当地的客户听到熟悉的语言也会感觉更加亲切、信任,与客户的交流也能顺畅不少。
2月22日,傅江燕告诉极目新闻记者,义乌小商品城官方提供了不少AI小程序给商户们使用,她不久前突发奇想,将其中两款小程序小商视创、小商翻译结合起来,先用前者将简短的话语如“12345”,加上用DeepSeek生成的文案,转换成产品介绍视频,再用另一个进行翻译,这样,她只用说“12345”拍摄十几秒的视频,就能生成用36国语言介绍自家产品的带货视频。在店里特别忙的情况下,利用高效率的工具,她就能腾出更多时间与客户沟通。
“我的账号一天加进好多好多粉丝”,傅江燕说,2月19日前后,她发布了第一条这样的视频,经过媒体报道爆火后,不少人对视频制作方法非常感兴趣,找她打电话、发私信咨询,也有商贸城的经营户找来。有海外的客户告诉她说刷到了她的视频,也有当地媒体报道。更让她开心的是,有外商看到了她的视频,21日到店里订了一批货,成了她的客户。
傅江燕正在使用AI工具转换视频(极目新闻记者张奇摄)
技术部门:小程序已接入DeepSeek,还在研制更便捷的程序
2月22日,极目新闻记者打开了傅江燕所说的“小商视创”小程序。首页就是关于自动生成视频的介绍:只需对着镜头说123,立即生成优质口播视频。小程序附有完整的操作指南。
视频转换功能截图(图源:小商视创小程序)
记者了解到,相关小程序由义乌中国小商品城大数据公司开发。该公司AI项目经理陈超俊介绍称,用户在小程序上传说“123”的视频后,系统自动进行克隆,之后根据用户选择,利用DeepSeek自动生成脚本文案,最终合成视频。过程中,系统会对用户上传的视频进行审核。用户上传原始视频到最终生成视频,全程耗时3至5分钟,目前用户量增大,所需的时间也相应增加。
陈超俊告诉极目新闻记者,考虑到商户们自己录推广视频比较费时费力,且表情、动作等有可能很不自然,因此他们开发了相应功能,在2024年12月上线,主要面向义乌国际商贸城商户免费使用,并在今年开市后接入了DeepSeek辅助AI文案功能。用户也不必担心生成的视频同质化,因为系统会结合不同用户的关键词,通过DeepSeek进行训练,“公式一样,但内容不雷同”。目前,他们也在研制流程简化、对商户们更便捷的程序。
记者从义乌商城集团方面了解到,今年春节期间,技术团队将DeepSeek的语义理解、多模态生成等能力接入ChinagoodsAI智创服务平台,并通过本地化部署,结合义乌市场40余年的贸易数据沉淀和庞大的贸易场景,实现经营户个性化的专属知识库,让经营户在国际贸易过程中,能更凸显自身企业、品牌的差异化特色。Chinagoods平台2023年10月至今发布了一系列AI数字应用,累计使用及访问次数超10亿人次,用户数累计超20万,深度使用用户订单增长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