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科大教授助力茅台增产30%到50%?茅台迅速予以否认

界面新闻 2025-02-24 10:11:12

近日,山东科技大学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的一篇文章称,该校“山海英才”特聘教授施陈博与团队攻克行业技术难题,使茅台酒年产量提高30%~50%,次品率降低99%以上。该消息发布后,引发关注。

然而,茅台集团迅速予以否认,并表示相关技术仅用于包装环节,与酿造工艺无关,产量提升属误解。

2月21日,山科大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标题为《力克行业难题,他将茅台酒年产量提高30%~50%》。文章提到,施陈博教授团队历时4年,研制出全球首款乳玻瓶微渗漏高速在线检测设备,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解决了容器微渗漏、玻璃微裂纹等行业难题。文章称,这一技术“改变了茅台几十年的生产工艺”,并显著提升了产量。

2月22日,茅台集团相关部门负责人就此向澎湃新闻表示,山东科技大学发布内容有误,产量不可能提高这么多。随后,山科大官微删除了相关文章。

2月23日,据茅台给《每日经济新闻》的回应称,“我公司组织攻关的贵州茅台酒包装自动化生产示范线已投入正常运行,较传统包装产线良品率和生产效率有显著提升。该产线设备供应方提供的乳白玻璃瓶渗漏检测方案包含了视觉检测技术”。

同时,茅台公司还强调,公司与山东科技大学就此项目无研发合作关系。

公开工商资料显示,施陈博不仅是山科大特聘教授,还担任山东明佳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持有山东明佳科技1.85%的股份。山东明佳科技是A股上市公司苏州斯莱克精密设备股份有限公司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业务为在线智能检测及生产线质量管控技术的研发与制造,山东明佳科技也是茅台集团智慧化产线检测设备的供应商之一。

因此,施陈博团队确实通过公司层面对茅台的生产流程提供了技术支持,但仅限于包装检测设备的供应,而非山科大文章所称的直接研发合作。

有专家指出,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复杂,涉及微生物发酵、季节性生产等独特环节,短期内大幅提升产量并不现实。此次争议也反映出产学研合作中信息传递的模糊性,以及科研成果宣传的严谨性问题

据1月2日贵州茅台公布2024年度生产经营预计情况,产能方面,全年茅台酒基酒约5.63万吨,同比减产约900吨;系列酒基酒约4.81万吨,同比增产约5200吨。

0 阅读:31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

界面新闻官方账号,只服务于独立思考的人群。

作者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