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第花开》:一个不缺钱又不缺爱的人,都有这一种顶级心态

谢安迪说情感 2025-02-11 08:38:54

马克·吐温曾说:“人生中最重要的两天,是你出生的那天,和你明白自己为何而活的那天。”

许多人终其一生都在追求财富与爱,可真正拥有这两者的人,未必活得轻松自在。

缺钱的人总以为有了钱就能幸福,缺爱的人总以为被爱填满就能无忧。

为什么有些人看似什么都不缺,却焦虑不安?而另一些人即便身处困境,也能从容不迫?

《次第花开》中有一句话:“乐观、知足是现代人很需要去培养的心态,否则,面对竞争的压力、各种各样的选择和诱惑,生活很容易便会失去平衡并笼罩在焦虑的阴影中。调整心态从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幸福,我们应该努力去做。”

真正的富足不在外物,而在内心。那些活得通透的人,往往都具备一种顶级心态:乐观。

01

乐观的人,把竞争变成成长的阶梯

有人问登山者:“为什么要攀登珠峰?”得到的回答是:“因为山在那里。”

对乐观者而言,竞争的压力如同山峰,不是为了征服别人,而是为了超越自己。

《次第花开》中说:“痛苦源于对无常的抗拒。”

许多人害怕失败,本质上是对“结果不如预期”的恐惧。但乐观者不同,他们像水一样顺势而为。

职场中,有人因一次竞聘失利而自我怀疑,有人因同辈升迁而心态失衡。

乐观者告诉自己:“输赢只是过程,学到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财富。”

这种心态让他们在竞争中保持清醒,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02

知足的人,在诱惑中守住本心

一位朋友曾抱怨:“我月入三万,可看到别人开豪车、住豪宅,还是觉得自己穷。”

这话听着矛盾,却揭露了人性的弱点:欲望是个无底洞,若不懂知足,拥有再多也填不满。

《次第花开》说:知足不是消极妥协,而是清醒地选择。

有一位企业家,身家过亿,但他却常年穿布鞋、吃着粗粮。

别人问他为何如此节俭,他笑道:“年轻时觉得钱能买快乐,现在发现,少一点物欲,反而更自由。”

他的书房挂着一幅字“知足常乐”,这不是标榜清高,而是历经浮沉后的通透。

面对诱惑,知足者并非无动于衷,而是懂得权衡: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想要的。

03

调整心态,是对自己与他人的慈悲

希阿荣博堪布说:“为了自己和其他人的幸福,我们应该努力调整心态。”

心理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让两组人分别阅读负面新闻和积极故事,再观察他们的行为。

结果发现,心态乐观的人更愿意帮助他人,而焦虑者则倾向于封闭自我。

这印证了一个道理:乐观是有感染力的。

老家有位邻居阿姨,丈夫早逝,独自抚养儿子长大。

旁人常替她叫苦,她却说:“比起战乱年代,现在有饭吃、有房住,还有什么不知足?”

她的儿子受其影响,从小乐观坚韧,后来考上名校,还经常参加公益活动。

想起《次第花开》中说,真正的慈悲,是从善待自己开始的。

一个内心充满焦虑的人,很难给予他人温暖;而一个乐观的人,哪怕只是微笑,也能让周围的世界明亮几分。

生活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乐观与知足,不是逃避现实的麻醉剂,而是直面无常的勇气。

如果经常感到焦虑,不妨记住:真正的顶级心态,不是拥有多少,而是放下多少。

人不是被事情困扰,而是被看待事情的观点困扰。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谢安迪说情感

谢安迪说情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