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抗“丝瓜肺”刻不容缓!全国肺纤维化科普行动启动

南方都市报 2025-03-16 13:13:20

2025年3月15日,由协同医疗健康基金会主办、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支持的“早抗纤,畅呼吸——肺纤维化科普教育行动”在武汉正式启动。行动聚焦肺纤维化这一“隐匿的呼吸杀手”,旨在通过全民科普提升疾病认知,推动早筛早诊早治,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肺纤维化以肺组织瘢痕化为特征,病变肺部形如“丝瓜瓤”,俗称“丝瓜肺”,导致呼吸困难、肺功能持续下降,患者中位生存期仅约3年,被称为“不是癌症的癌症”。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病因不明且凶险,50岁以上男性高发;进展性肺纤维化(PPF)多与类风湿关节炎等自身免疫病相关。

陈荣昌教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前任院长、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疾病研究所学科带头人陈荣昌教授指出:“许多患者早期忽视咳嗽、气短等症状,确诊时已至中晚期,错过最佳治疗窗口。亟须通过科普让高危人群‘一听就懂,听后行动’。”

早诊早治:对抗纤维化的关键窗口

国家呼吸医学中心代华平教授强调:“高分辨率CT(HRCT)是确诊肺纤维化的金标准,可大幅降低误诊率。早诊早治能延缓疾病进展,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目前,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已将早筛早治列为重点,推动全民健康素养提升。

北京协和医院曾小峰教授补充:“风湿免疫疾病患者是PPF高危人群,但公众对此认知不足,导致漏诊率高。全面管理共病,才能最大化疗效。”

多方合力,共筑呼吸防线

行动汇聚医疗、媒体、社会等多方力量。武汉市第四医院周文煜教授作为“科普达人”分享经验:“科普需专业且接地气,利用短视频等新媒体打破知识壁垒,让医学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协同医疗健康基金会表示,未来将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普及筛查技术、规范诊疗流程,推动全社会形成“早筛早诊”共识,筑牢呼吸健康防线。

如需了解“早抗纤,畅呼吸——肺纤维化科普教育行动”更多内容,请扫描以下二维码登录项目专题页面。

采写:南都记者王道斌

0 阅读:5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

换一种方式,南都在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