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生培养的周期长达八年,但毕业后依旧不会看病!这个扎心的问题引起了大家的讨论!为何熟读医书八年的医学生在临床时还不能得心应手,难道我们的医学院全部培养的都是纸上谈兵的赵奢,这样浪费八年时间还有何意义呢?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我国现阶段的医师培养体系,自2014年以来,我国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体系,也就是规培。简单说就是一个本科医学生毕业后还要在有资质的基地医院接受长达三年的临床技能培训后才能成为医生。但是这种培养模式显然没有达到社会各界的期望,这样培养出来的医学生还是有很大的能力不足!那我们又为何会建立这种“规培”制度呢?
这是因为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和实践性使得它的培养模式一直处于“学徒制”的培养模式中。一个医科生要想走出校园,必须要经过大量实践才能掌握一些在书本上学不到的非典型性表现!为了普及现代医学,我们国家建立了一套非常复杂的医学教育学制体系,不管是专科生还是博士生,最终都能成为医生。
而为了避免这种方式下产生的医生水平参差不平,我们则通过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层级授权的方式让高年资的医生来对低年资水平的医生进行把关!但在群众不能接受医生水平差距的情况下我们又进行了强制性的临床技能培训就是规培!但经过近十年发展后我们发现还是出现了很多新问题!
一、培养内容碎片化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整体,但我们的医学院设立的规培内容却比较碎片化,而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除了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还需要了解和本专业相关的知识。而在规培中,学员们要在短短的三年内还要在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四大主科”,影像科、检验科等医疗技术科室轮转学习,这种走马观花的学习使得学员们很难深入学习,对于本专业的学习时间也会相对压缩,使得顾此失彼,啥都学不精!另一方面学员和实习医生出事后的第一责任人是带教老师,这使得老师出于避险求稳的情绪下对学员比较冷淡,不会认真教,而且在考核时也会敷衍放水早日打发学生!
二、基地医院“人才扎堆”
一般负责培训的基地医院都是有名的大医院,而目前的情况是大医院将技术和人才都垄断了,使得这些大医院出现了人才积压的情况。而在这种基地医院,一般都是高一级的医生拥有大量实践机会,熟能生巧!而下一级的医生很少有实践机会,成长就更加缓慢!因为在这种基地医院一般的下级医生都只是负责贴化验单,写病历等,而真正的实践都是由副教授等上一级医生完成!虽然这些工作对于医院的正常运转来说必不可少,但是对于医生的成长来说则收效太低!这也是为何现在很多医学生经过3年培训后依然无法独立看病的原因!
三、规培学员们成了廉价劳动力
要想成为一名医生,在现行体制下,要有四种证书。分别是毕业证、学位证,、医师资格证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证书。而这些证书是医科生就业的四道门槛,缺一不可!而医学生在学习时,客观承担了很多基地医院的低年资医生的劳动工作。由于医院的编制一直没有变化,而现在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一张床位的接待量已经比三十年前翻了三倍,这也意味着更多的劳动量!所以各基地医院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利用规培学员来弥补。但受限于学员身份,他们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每年五万元”标准获得“生活津贴”。
而基地医院的职工待遇又相对较好,在这种较大的收入差距下,学员们的负面情绪比较大,使得医疗界出现了代际矛盾。而老一辈则认为年轻人不如自己当年吃苦!新一代则认为老一辈在单位分放的年代毫无压力成长,现在却站在道德制高点指点年轻人!再加上一些地方还存在严重的人身依附关系和学阀门派气息使得很多医学生更难出头!
结语:规培制度到了不得不改进的时候,目前医疗界也意识到了这一问题,正在酝酿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进一步深化!主要的思路是通过3医培后再进行2到4年的专培!通过延长培训时间的方式来解决当前培养模式碎片化的问题,能更好的解决学员临床诊疗的能力!而一些基地医院也认可了学员的劳动,为其购买五险一金,并进行绩效奖金分配,提高学员待遇!我们也希望通过专培制度的建立能让基地医院主要医师为低年资的医师,让更多的学员能够离院,促进高水平医学生流向全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