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中老年朋友问:网上都说日行万步才健康,可我这膝盖实在吃不消,到底每天走多少步既能锻炼又不伤身?
首先不要走进健康误区,每天走路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心肺功能、增强体质和免疫抗病力,这不是用走路步数来衡量的,并非走路步数越多就越健康。
一项追踪10万中老年人的研究显示:每天走4000步以上的人,死亡风险开始显著下降。但当步数超过7500步后,这种保护效应就不再增加,意味着7500步应当是性价比最高的走路步数的上限,一般情况下走6000步即能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了。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6000步中有一个"黄金3000步法则",简单地说需要保证其中至少3000步是连续快走。打个比方,就像烧开水,断断续续的加热永远烧不开水,只有持续走路一定的时间才能激活心肺功能,达到运动锻炼的目的。
而这3000步怎么走也是有要求的,应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走路时至少要将心率保持在170减年龄这个数值上,步频应当达到每分钟120步以上。
除了这3000步外,其余的3000步可以分散在日常生活中完成,比如做家务、出门买菜、饭后散步等都可以。如果能在此基础上,每天能拿出10分钟做一做抗阻锻炼,也就是锻炼肌肉的运动,比如举哑铃、扎马步、俯卧撑、拉弹力绳等,可以使走路的获益进一步增加。
总之,走路锻炼不要拼步数,更不要盲目追求步数的突破,掌握科学的方法,用较小的运动量获得最大的健康收益才是目标。
你明白了吗?点个赞转发告诉更多人吧,关注天天听健康,方便每天学健康养生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