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摸爬滚打的少年
到北京大学智班学子
他在燕园寻到独属自己的成长之路
立志科研,开拓兴趣
乘一桴木筏
在广阔的大海中追逐风浪
在北大启航
找到前行的桨、适合的锚点
驶向未来的无限可能
扬帆,远航
他是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2022级本科生张洋
在他心目中
“燕园里的两年教会了我无数
也让我看到了我想要的未来”
从选择人工智能开始启航
《西部世界》《底特律:变人》等
充满未来想象的科幻作品
在张洋心中播下一颗
关于人工智能的种子
那些虚拟世界中的智能生命
激发了他对科技的朴素兴趣
带着这份好奇与憧憬
他选择了北大信科
进入智能科学实验班(“智班”)学习
作为旨在夯实数理基础
培养科研人才的实验班
智班拥有一套紧凑而革新的培养方案
对于没有任何数理竞赛基础
从大学开始零基础学习编程的张洋来说
跟上智班的节奏显然是颇具挑战的
他曾早出晚归地到“泊星地”咖啡馆
攻克计算机视觉作业
整整三天与代码为伴
他也曾在归家的飞机途中
争分夺秒地研究人工智能引论大作业
终于在截止时间前一小时跑出结果
随着对专业知识的日渐熟悉
怀揣着对智能科学的炽热兴趣
张洋逐步开始了科研初试
在智班提供的“科研轮转”平台中
他进入三个方向迥异的实验室学习
一步步获得了科研方法论
领域前沿知识的切实训练
就在此时
命运似乎给了张洋一个奇妙的回响
一次与室友的闲聊中
他得知对方即将开展
有关“人工智能价值对齐”的研究项目
这个课题瞬间点燃了张洋内心的兴趣
两人一拍即合
一齐开始推进这个项目
人工智能具备怎样的价值观?
如何将合适的价值观稳定地注入人工智能?
NeurIPS是中国计算机学会评定的A类会议
也是人工智能领域长期公认的三大顶级会议之一
张洋作为共同一作的论文
“ProgressGym:AlignmentwithaMillenniumofMoralProgress”
被评定为spotlight
在接收的论文中
仅有前8%左右的优秀论文能获此殊荣
张洋在第38届NeurIPS会议上展示科研成果
该项工作首次提出了进步对齐的概念
在大语言模型与人类社会观念日渐发生双向影响的当下
把人工智能对齐(AIAlignment)的目标
从静态的「人类价值快照」
转变为动态的「人类价值进步」机理
在实打实的科研中
张洋找到了自己的研究方向
中学时埋下的好奇
在燕园的沃土中结成参天大树
指引着他迈向更远的未来
找到一把桨、一处锚点
北大信科的学生都会说信科的课程难
难如驾驭一只木筏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上颠簸前行
但大家也都知道
北大会给学子们一把强有力的桨
那便是老师、助教与同学的支持
回忆起大一时学习高等数学的日子
张洋每周都会带着问题前往镜春园
向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童嘉骏老师请教
尽管那些复杂的分析技巧
已渐渐淡出他的记忆
但张洋一直记得镜春园那扇大红漆门
这里教会他——
只要努力思考
总能找到问题的答案
成为他日后最为坚实的底气
参与智班自治组织的草创与建设
更是振奋人心的一段时光
在学院和指导老师们的帮助下
张洋和同伴们共同策划举办了
多次读书会、科研报告、同学互助活动
正是这些经历
让“智班”这个特殊的班集体
紧紧团结在自治组织这支年轻的旗帜旁
学科之外
北大丰富的校园活动
成了他的调剂与支撑
张洋曾担任智班班长、信科学生会文艺部部长
深刻体验了组织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
也曾尝试参与辩论、吉他等社团
完全听从兴趣的引导
探索全新的未知领域
张洋参加辩论社团
藉由这些活动
张洋体验到众多截然不同的乐趣
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有趣朋友
这只漂游的木筏
得到了向东西南北自由探索的优越条件
又找到一处适合的锚点
向着更广阔的海洋蓄力出发
远航,向未来
有了扎实的专业知识
热爱的研究领域、稳定的兴趣爱好
张洋的木筏变得愈发坚固牢靠
于是,他扬起风帆
开始了属于自己的远航
通过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的校级交换项目
张洋前往新加坡国立大学
进行了一学期的交换
在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换时期的张洋
他沉浸于不同的科研环境
思考着自身的未来航向
又穿行于异国感受风土人情
留下“晒黑一个度”的皮肤
还结交了各种文化背景的朋友
了解到很多全球同龄人的多元观念
张洋在第38届NeurIPS会议上和谷歌DeepMindAI工程师NoahSiegel合照
此行最让张洋欣喜的
当是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他看到有的学生在本科期间就与企业紧密沟通
在实践中锤炼能力
也目睹有的同伴超出需求几倍地选修课程
搭建起贯通数理的知识体系
在他看来
“世界很广阔,我的未来也是如此。”
他曾在论文截稿前
在行军床上以两小时为单位地休息
也经历过一边运行着作业程序
一边进行着乐队排练
还曾作为组织者站在幕后
看着信科“一二·九”歌会表演圆满落幕……
“燕园没有给我太固定的轨迹
也没有什么耳提面命
但我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
建立起自洽的人格
学会在广阔的人生中追寻风浪。”
这是张洋的北大生活
在这片充满自由与可能的园子里
他以燕园为底色
扬帆远航,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