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设“济南奖学金菁英奖”,济南创新提出“订单式”人才培养

新黄河 2025-03-26 15:18:21

济南高校数量众多、门类齐全,校地联系密切,合作空间广阔。新版人才政策“双30条”在推动校地融合发展方面有哪些考虑?

3月26日,在济南市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济南市教育局总督学马炳光介绍,本次政策修订,市教育局坚持“大人才观”“大教育观”,以实现高校高水平建设与省会高质量发展良性互动为目标,通过“项目化”形式推动市校融合发展走深走实。

更加突出产业人才供需精准对接。在“济南奖学金”基础上新设立“济南奖学金菁英奖”,加大对有意留济就业大学生的支持力度;新增校企联合培养工程硕博士等高层次人才、高校从我市企业选聘产业教授(导师)支持政策,按照联合培养的硕博士人数、选聘的产业教授(导师)人数一次性拨付补助资金;优化对现代产业学院和产业急需专业的支持政策,创新提出“订单式”、定向、定岗等人才培养方式,从源头上促进高校人才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精准匹配。

更加突出急需紧缺人才贯通培养。鉴于拔尖创新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等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周期长的客观实际,新版人才政策“双30条”中单列两条“支持高校助力拔尖创新后备人才培养”“支持高校结对职业院校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支持驻济高校与我市中小学校(职业院校)在科学教育、拔尖创新后备人才早期培养、“3+4”“3+2”技能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度合作。通过分段贯通培养方式和长周期持续支持,为拔尖创新人才、高技能人才成长打牢基础。

更加突出校地融合长效机制建设。为持续激发驻济高校对校地融合工作积极性,持续实施高校集聚区建设提升行动,高规格召开驻济省属高校座谈会,听取各高校对强省会建设和市校融合发展的意见建议,帮助高校解决一批困难问题,优化发展环境;创新提出每年开展高校服务强省会建设贡献度评价,以人才培养质量、留济就业情况、服务地方发展等为重点,对市校融合发展成效突出的高校给予一定的政策激励,加速市校“全域融合”发展。

记者:张成地编辑:刘梅梅校对:李莉

0 阅读:4
新黄河

新黄河

新黄河客户端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