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疫情防控组发布通知表示,当前流感仍处于中流行水平,各地要持续做好预防接种工作,保持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不低于90%的核心目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目前我国流感疫苗全人群接种率低于发达国家。国家疾控中心数据显示,我国2022—2023年流感季疫苗接种率为3.84%。今年春节期间,多地出现流感疫苗接种高峰,是受到明星因流感去世的警示。
但行业数据显示,近3年的流感疫苗报废率在20%~40%。此外,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而肺炎的预防性疫苗接种率也处于较低水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梁晓峰28日表示,我国当前无论是流感疫苗还是肺炎疫苗接种率都不理想,尤其是在老年群体中,有些地区虽提供免费接种,响应率也不高。
接种疫苗是应对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
流感、肺炎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每年冬春季是高发季节。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常昭瑞此前在国家卫健委新闻发布会上呼吁,接种疫苗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对于有疫苗可预防的呼吸道疾病尽早按照接种程序开展疫苗接种,尤其是儿童、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性疾患的人群。
今年初,有名人因流感导致肺炎而离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蒋荣猛此前表示,这是典型的“流感搭台,细菌唱戏”造成的结果。肺炎是流感最常见的并发症,流感病毒会破坏呼吸道屏障,引发重症肺炎。同时流感还会削弱免疫防御力,使肺炎症状有机会快速进展至多器官衰竭,最终导致悲剧发生。研究显示,中国50岁以上成年人中,每年约800万人因肺炎球菌患病,约4.4万人最终离世。
老年人因流感引发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情况更加常见。蒋荣猛介绍,“一老一小”是住院呼吸系统疾病患者的主要构成人群,其中的老年人多患肺炎和慢性下呼吸道疾病。疾病负担沉重,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医疗卫生系统的压力。
根据“2022年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公立医院细菌性肺炎患者2021年出院998911人次,他们平均住院8.6天,次均医药费用高达8471.6元。
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节省大量住院费用和医疗支出,是降低肺炎球菌相关性疾病的重要举措。《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等多个相关诊疗指南均建议老年人定期接种肺炎球菌疫苗。
当下最大的挑战是如何提高接种率
据昆山杜克大学疫苗交付研究创新实验室提供的《多维度推动接种政策,促进中国流感疫苗应用》简报,根据疫苗批签发量推算,在2010—2023年,我国全人群流感疫苗的接种率维持在2%~4%。我国此前的调查亦显示,“认为自己身体好,不需要接种流感疫苗”“即使得流感也不会造成严重后果”是导致人们产生流感疫苗犹豫的主要原因。
与流感疫苗相似,肺炎疫苗接种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一项涉及10个省份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下慢性病患者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SV23)的接种率为3.29%,无慢性病的成年人患者接种率为6.69%,65岁及以上慢性病患者接种率为8.87%。
因此,无论是流感疫苗还是肺炎疫苗,当下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提高接种率。
一名公共卫生研究者近日表示,公众人物因流感过世对提升人们的流感疫苗接种意识影响巨大。大S徐熙媛因流感并发肺炎去世后,多地出现了流感疫苗接种预约剧增、流感疫苗供不应求的情况。“大家往往对社会名人的健康很关注,出现这类事情了才知道要去接种疫苗,我们希望这样的事越来越少。”该研究者表示。
流感疫苗有效期很短,如果有效期内未接种,生产企业就只能将其报废。近日有媒体报道称,2024年流感疫苗的报废率达40%。有业内人士表示,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化,所以流感疫苗必须每年更新,未使用的疫苗将在流感季节结束时退回生产商“销毁”。由于生物过程和安全质量检测的不确定特性,生产产量是可变和未知的,这是一个国际性的难题。
梁晓峰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听说今年有大量的流感疫苗因过期被销毁,这非常令人痛心,相关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在可及性和服务方面多下功夫,提高接种率。
记者还了解到,我国成人肺炎球菌免疫预防主要依赖多糖疫苗。目前,我国获批的肺炎球菌疫苗中,仅有23价肺炎球菌多糖疫苗(PPV23)可用于老人,而且没有用于老年人群的多糖结合疫苗。
梁晓峰表示,多糖疫苗对成人全因肺炎或肺炎球菌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有限,尤其在老年人、慢性病患者及免疫功能低下等高风险人群中,免疫原性不足,实际保护效果尚未形成广泛共识。相比之下,多糖结合疫苗对儿童已展现出更优效能,例如它能显著降低侵袭性肺炎球菌疾病发生率。如果这种疫苗能够尽快引入我国,可以为全人群特别是老年人构建更完善的免疫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