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中国创新技术普惠全球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4-01 15:43:01

花蝶蹁跹,春意盎然。三月,当京华春色与现代科技交织晕染,千年古都焕发创新的盎然生机。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昨天落下帷幕,中关村作为全球创新资源磁力源、引力场的大门却愈加敞开。一个永不落幕、一路繁花的科创春天,正在走来。

创新因子奔流澎湃

“中关村是个出奇迹的地方。”作为中关村四十多年创新发展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在2025中关村论坛年会的演讲台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张景安发出无限感慨。

“大国重器”HEPS发出第一束光、“梦想”号大洋钻探船建成入列、基因治疗技术让盲人“看”到光明……一批世界级成果“首秀”,一批黑科技“上新”,随着创新引擎轰鸣,全球目光再度聚焦北京。

如枝头繁花闹春一般热闹的,是飘荡在中关村上空的创新因子。

过去五天,5大板块128场活动、60场平行论坛,74个国家和地区的1298个项目“跨洋竞技”,包括诺贝尔奖、菲尔兹奖、图灵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获得者在内的千余位嘉宾发表精彩演讲,335个外国政府部门、国际组织与机构,252个国内外高校、304家创投机构、千余家科研机构和近万家科技企业参与这场科技盛会。

“今天,创新浪潮涌动,科技突破的速度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猛烈。”目睹中关村蝶变,出席开幕式的新加坡副总理王瑞杰感慨,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生物科技,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科技既是竞争的战场,更是合作的桥梁。“一群人一起走,将会走得更稳、走得更远。”论坛年会上,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宣布将自研的星环OS操作系统开源。这家位于北京的车企,成为全球首家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汽车企业。理想将汽车操作系统开源的举动,可帮助任何一个品牌每年节省千万元甚至上亿元的操作系统授权费用,预计帮助汽车行业每年节省100亿元到200亿元研发资源的重复投入。

“理想整车操作系统”“天工”“长安链”“RISC-V处理器核”……一系列开源成果在论坛年会期间密集亮相,让中国创新技术普惠全球。

是“秀场”更是“机遇场”

没走两步,就可能与机器人伙伴撞个满怀——这不是科幻片,而是论坛年会现场的真实写照。

机器人跑步跳舞、吹拉弹唱、表演太极、写诗作画、服务陪伴,论坛年会现场,130余台机器人在迎宾、交流、主持、表演场景中提供服务,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智能世界正加速驶来。

中关村论坛年会不仅是秀场,更是试验场、机遇场。

在论坛年会的技术交易板块,重点领域成果发布与供需对接会、区长会客厅、技术交易进园区等一场场活动中,技术交易走出会场走进“市场”。远道而来的无论科技(安徽)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副总经理李志坚,带着他的“多模态情感交互人形机器人”项目,接连获得了4场“区长会客厅”的入场券。

助好项目找到“好东家”,为前沿技术架起通往广阔市场的“天梯”,这场科技盛会,令不少参与者流连忘返,频频“返场”。去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期间,中珀(北京)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上榜了《百项新技术新产品榜单》。这个创新项目首发、首秀“窗口”,很快就为企业吸引到了真金白银的支持——中关村科技服务生态雨林基金在今年1月完成对该公司的2000万元出资。今年,公司又来到了中关村论坛年会现场,寻找新的合作机遇。

“借助中关村论坛这个国家级平台,我们既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实力,也获得了与行业上下游合作的好机会,所以每年都积极参与。”连续四年参与中关村论坛的中科驭数品牌公共事务部总经理罗梅说。

科创枢纽“磁力”永续

威斯敏斯特、海德公园、金丝雀码头……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P4中英精准医疗创新中心内,一个个以英国知名地标命名的会议室,讲述着一场跨越数千公里的“牵手”故事。

两年前的中关村论坛中关村国际技术交易大会期间,由英国团队发起,聚集精准医学、AI医疗和生物医药领域顶尖专家及创新企业的P4精准医疗加速器与北科建亦庄科创园签署合作协议。两年后,“扎根”北京的P4北京中心通过精准筛选,已成功吸引了50个国际精准医疗项目。这些涉及癌症早筛、基因编辑、智能诊疗设备等领域的项目中,已有部分重点项目进入临床验证或初步市场拓展。

“非常期待IASP世界大会时隔数年重返北京!”在中关村论坛年会开幕式的演讲台上,国际科技园区与创新区域协会(IASP)首席执行官艾巴·伦德还迫不及待地为几个月后与中关村的重逢作起了现场预告,今年9月,有“科技园区奥运会”之称的IASP世界大会将在北京举办。

加入中关村科创“朋友圈”的,还有世界知名技术转移机构,来自德国的史太白基金会。去年,史太白技术管理中国总部正式落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这是其在中国布局的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家机构。记者从论坛年会上获悉,过去一年,通过整合全球优质资源,其广泛汇聚了全球60多项前沿技术,挑选出12项极具潜力和应用价值的前沿技术与北京本地企业深度合作,为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注入新动力。

“下一步,史太白将开启在中国的全面网络布局”——继去年后再度来到中关村论坛年会,史太白基金会名誉主席约翰·吕恩带来了他与北京故事的“续集”。

春潮涌动处,创新永不息。诞生于2007年的中关村论坛,历经18年积淀,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积极参与国际科技合作的重要窗口。这首永不落幕的科技交响曲,正以更开放更动人旋律,邀世界共赴未来。本报记者孙奇茹

0 阅读:1
北京日报客户端

北京日报客户端

爱北京、关注北京、读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