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读十二位贪官让人哭笑不得语录,解读背后的欲与贪!

文山聊武器 2025-01-07 04:20:38

2013年8月,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开设了一个名叫“以案警示”的栏目,旨在创新警示教育方式,深刻剖析典型案例,建立健全以案说德、以案说纪、以案说法、以案说责机制,推动形成廉荣贪耻的社会氛围,督促党员、干部引为镜鉴、躬身自省。

自创立以来,该栏目共发布了近200个贪腐案例,详细曝光了贪官们的沉沦轨迹。细心的网友们发现,很多贪官或在台上,或在落马后,都讲过一些“雷人语录”。这些“语录”深刻地反映出贪官们扭曲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通过这些语录,我们也可以窥见这些官员背后的欲与贪。

一、

“你们反腐败辛苦,我搞腐败也很辛苦啊!”——这是安徽省滁州市原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陈兆丰,在担任定远县县委书记时,卖官受贿被“双规”向专案组交代问题时的有感而发。

陈兆丰很善于伪装自己,曾自诩为当代的“包青天”——因为历史上包拯也在定远任过县令。因此,陈兆丰在多个场合宣扬自己的“包公”精神:老百姓最盼望的就是能遇到个好官,作为定远老百姓的父母官,就要像包公那样亲民爱民,不能在历史上留下骂名。

在陈兆丰担任定远县委书记期间,定远官场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只要给陈书记送了钱,不要说买官调动,就是犯了错误,也可以由陈兆丰给罩着;对班子成员看不惯的,陈兆丰可以出面给“摆平”;在选举中落选的,可以异地任职。

2001年10月,陈兆丰做成了他卖官历程中最大的一笔“交易”。一天晚上,时任定远县城西乡党委书记杨守兰来到陈兆丰的房间,将其从花园湖工程建设征地款中贪污的1 3 万元人民币送给了陈兆丰,向陈兆丰提出能不能安排到人大政协任职。陈兆丰收下了钱后,先后安排杨守兰担任定远县委统战部副部长、部长、县政协副主席。

2002年10月,在掌握了陈兆丰的犯罪线索后,安徽省纪委立其立案侦察。在“双规”期间,陈兆丰说出了那句雷人的语录:“你们反腐败辛苦,我搞腐败也很辛苦啊!”

对于陈兆丰的这句感叹,安徽省纪委在通报中指出:贪官的“辛苦”,当然是自作自受。随着反腐败力度的加大,随着监督机制的完善,搞腐败会越来越“辛苦”。当然,我们更希望官员在想腐败之时,就已经意识到“搞腐败很辛苦”,而不敢搞、不能搞!

2006 年6 月,淮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陈兆丰受贿、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一案作出一审判决: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合并判处其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资产。

二、

“我是从骨子里热爱党的,我身上还有好多好的品质!”这是因受贿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一年的中山原市长李启红,在落马后说出的一句“名言”。

据中山市不少干部反映:这位女市长出事是迟早的事情。因为在落马前,李启红便与丈夫林永安开始共同谋划权力与财富的游戏,安排林永安参与多个项目的决策与投资,这些项目中蕴藏着巨额的利益,而李启红则通过各种手段从中抽取巨额回扣。

李启红的私生活也同样混乱,尤其是她与女婿之间的暧昧关系,更是中山官场上的“大瓜”。她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操作股市内幕交易,泄露某公司资产重组的内幕信息,并让其丈夫出资购买该支股票,从中获利200万元。

李启红落马后,公诉人在公诉书中也提到了李启红那句“我是从骨子里热爱党的,我身上还有好多好的品质”的名言,并驳斥说:“每个党员干部都是非常盼望组织信任的。很显然,李少红曾经赢得过组织的信任,然而手握大权后,她最终选择了背叛组织和人民。当“骨子里热爱党”与行动的背离党同在,“好多好的品质”与腐败劣行并存,谁还能信任她呢?党员干部一定要牢记,只有在“骨子里”被人民信任,才永远不会被党抛弃。”

“升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当官不收钱,退了没本钱!”——这就是福建省政和县原县委书记丁仰宁口中的“升官发财论”。

一直以来,丁仰宁已把党和人民赋予他的权力变成敛财的工具。一些干部为了攀上丁仰宁这棵权力的“大树”,便想方设法用“红包”对他进行“感情投资",以求得到他权力的“关照”。

陈某是一个行为不端的领导干部,由于他多次巧妙地给丁仰宁送钱物,所以就被丁仰宁纳为“心腹”。1998年年初,政和县要向南平市委推荐一位县委副书记的人选时,丁仰宁就竭尽全力推荐陈某。

后来丁仰宁在南平了解到政和的干部群众对陈某意见非常大,向南平市委反映情况的人不少,市委可能不考虑陈某的政和县委副书记的人选时,就急忙亲自出马多次向市委领导推荐,对于群众反映的问题他则为其辩护说:“告恶状的人是有,但经过县委调查没有实据,很可能是别有用心的人在诬告。”正因为丁仰宁的极力推荐,市委才尊重他的意见提拔了陈某。

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丁仰宁收受各种“红包”总金额超过了100万元。在被查后,丁仰宁恬不知耻地说:“行贿的人,都是含着眼泪让我把钱收下的,我觉得我不收就对不起他们。”丁仰宁有没有想过,在收受了贿赂之后,他对得起党组织的信任,对得起人民群众的期待吗?

三、

“有很多女人喜欢我,我也没办法。”说出这句经典“语录”的,是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原院长刘松涛。

刘松涛担任重庆三院院长以来,对外开展了不少医疗合作项目,添置了一批先进的医疗设备。在此过程中,刘松涛假拓展业务范围之公,济大肆敛财之私,不放过任何一个捞钱的“良机”。

2004年5月,上海一租赁有限公司与三院签订融资租赁合同,以融资租赁的方式向三院提供一台医疗设备,合同总金额530万元。公司表示可以支付合同总金额的3%作为“市场咨询费”,刘松涛感觉给少了,主动提出要40万元。在该公司表示同意后,三院即与该公司签订了正式的融资租赁合同。

刘松涛自诩为“有情人”,称“有很多女人喜欢自己,我也没办法”。其实那些女人看中的,不过是他院长的权力与地位。

刘松涛有记日记的习惯,喜欢将与不同女人来往的经过与细节记录在日记中。侦查员甚至还在刘松涛的日记中发现了他出差时嫖宿幼女的记录。在他被逮捕前的一个小时,他还在与一个女人寻欢作乐。

在接受审判时,刘松涛更是语出惊人:“有很多女人喜欢我,我也没办法。”刘松涛如此为自己辩解,足以暴露出他的厚颜无耻,难道他自己不清楚吗?他的“女人缘”缘于他的地位和权力。

四、

“拒收贿赂怕伤害县民营企业家的自尊心”。说出这句经典“语录”的,是甘肃省庆城县原县委书记张畅钰。

据检察机关指控,2003年,庆阳陇源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某为能及早办理好征用土地手续和其他各种审批手续,找到时任庆城县县长的张畅钰,送给张畅钰4万元现金。2004年,程某为申请国家拨付的专项扶持款,又找到已任庆城县县委书记的张畅钰帮忙疏通,又送给张畅钰5万元现金。

在法庭上,张畅钰辩称:“程某在我办公室里谈完事后放下5万元就走,如果我追出去拒收,很有可能伤害了我们县民营企业家的自尊心,万一导致项目夭折,我岂不是成了人民的罪人。”

公诉人问他:“在事发后这么长时间内,你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将5万元退还给程某,为什么没有退?”张畅钰回答说:“事后多次想退还时却始终找不到程某本人,因此钱一直放在我的办公室。”他的辩解,引发了旁听席上一阵笑声。

一位参加旁听的退休干部说:“自身受贿腐败竟然能换得地方经济的发展?这样的理由,除了糊弄自己,还能骗得了谁?”

“如果我有一分钱的问题,我坐十年牢;有一万元的问题,就枪毙我”——湖北省监利县国土局原局长黄建平在被查时,向纪委的同志赌咒。

监利县是全国保护耕地的发源地,每年2个多亿的土地平整资金是一块诱人的大蛋糕。黄建平这个土地局长,却利用手中土地平整的决策权、决定权和审批权等,大肆敛财涉案金额达2400万元。黄建平的腐败行径很多,在土地项目平整决策、工程款支付、施工队伍资质审查、干部职务变动、承揽工程、产权交易、企业规划用地、工程发包等各个环节,他都要捞一把。为了规避风险,黄建平要求贿赂人以少借多还的方式,以给他的亲属假打借条实收受的方式,以假借实送的方式送钱,敛财方法巧妙隐蔽。

在被查后,湖北省纪委在官网发文指出:“有没有腐败事实,能用通过赌咒发誓来证实吗?贪官的自信力总是超强———作案时总认为自己做得巧妙,不会东窗事发;被查时总是信誓旦旦,说自己绝对清白,岂不知中国有句老话: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自己说没有,谁信!”

五、

在近年被查的贪官中,说出过令人哭笑不得的“语录”的大有人在。

受贿 500 多万元的广州花都区原区委书记潘潇,面对公诉机关的指控时辩解说:“我只是帮助朋友约了花都区交通局的领导一起吃饭,向他们表示今后要对的生意多支持,但并没有直接指示他们要把场地租给朋友。”

安徽省合肥市财政局原局长董黎明为他人在工程承接、借款等方面谋取利益,收受他人财物及公司股份共计价值人民币1203万元时, 心里想的是“你找我要钱,得先给我送钱!”

湖南省常德市委原副书记兼纪委书记彭晋镛,则在被查出受贿42.07万元;侵吞公款65618.24元后表示:“看到别人都在弄钱,我不捞钱,感到孤独。”江西省赣州市公路局原局长李国蔚,则在被查时感叹道:“我犯这事,是因为社会风气不好。查到我了,算我运气不好。”

最搞笑的是原湖北省副省长孟庆平,居然在落马时反问纪委的同志:“好人坏人看面相也能看出来,你们看我的面相,像个坏人么?”

针对上述这些贪官的各式“语录”,人民网发文指出:这些贪腐官员令人震惊的言论犹如一面镜子,映照出他们扭曲的价值观念、淡薄的纪律和法律意识,更是向我们发出了加强廉政建设的警钟。

参考资料:

新华网:《媒体盘点贪官们的“逆天语录”和“逆天行为”》

人民网:《盘点问题官员十大荒唐借口:不捞钱会感到孤独》

0 阅读:4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