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
打开你的手机地图
随机选择东北某处
然后放大、再放大
有很大概率
你能看到一些
奇奇怪怪的地名...
那么问题来了
为啥东北这嘎达的地名
都起的如此的随意呢
我研究之后发现
大概是有以下这三点原因
1-根据地貌起的名
根据地貌特征起名字
在全国各地都有例子
比如南方很多地区
丘陵、盆底、湖水、河流比较多
很多地名里就都带有
相关的元素
比如临川、兰溪、丽水等等
东北也有很多地名
就是根据地貌特征起的
但是因为结合了方言特色
“画风”有一点点不一样
比如大石头
在东北话里叫“砬子”
很多岩石裸露的小山
就会被取名为“砬子”
因为纬度比较高
东北的一些高海拔的山
山顶会没什么植被
看起来光秃秃的
很多大点的山
就会被形象的称为
“秃顶子”
小湖泊、小池塘
在东北话里叫“泡子”
所以东北很多小的水域
都叫“泡子”
但泡子实在太多了
为了方便区别
一般会加上本地的村名
2-直接音译过来的名字
众所周知
东北有很多少数民族
有很多地名
其实就是从少数民族语言里
直接音译过来的
比如“福利屯”
源自满语的“佛兰”
意思是“鹿皮”
比如“卧牛吐”
源自达斡尔语“鄂诺克图”
意思是“小沟壑”
再比如“张广才岭”
看似是个人名
其实是满语“遮根猜阿林”
意思是“吉祥如意的山岭”
音译成了“张广才”
这些音译过来的名字里
名气最大的要数松花江了
原本的意思是“天河”
跟松花蛋没有半毛钱关系
3-从实用角度考虑的名字
除了以上两类
更多的东北地名
其实是从实用性的角度出发
主打一个简单、好记
东北很大
“犄角旮旯”很多
为了能准确、快速的被记住
很多地方起名字
通常会用到以下几种方式
用描述特征的方式
来取名字
比如“出不来沟”
一看名字就知道里面情况复杂
很容易迷路
又比如“吓一跳山”
据说是清代光绪年间
有猎人在这打猎的时候
遇到了一只老虎
老虎突然高高跃起
把猎人吓了一跳
所以这个山就被命名为吓一跳山
还有下面这两个
一听就知道山是什么样的山
沟是什么样的沟
用指示方位的方式
来取名字
比如小老西沟、大佬西沟
一看就知道大概的方位
用排列数字的方式
来取名字
比如大坨子、二坨子、三坨子
非常直白
扫一眼就能全都记住
这几种起名方式
虽然少了一下“文雅”
但实用性极强
即便是第一次来的外地朋友
也基本不会搞混
最后再补充个知识点
大家可能不知道
其实东北也是有不少
好听的地名的
比如晨明、绿潭、松青
朗乡、桃山、圣浪
...
可能是因为上面那些
奇怪的地名
实在是太过引人注目
并且能自动关联东北口音
所以“知名度”更高
才造成了现在的局面
好了
关于东北地名的话题
今天就先说到这儿
其实全国各个地方
都有一些奇葩地名存在
大家还知道哪些
我们评论区见~
博士一分钟,姿势涨不停
我是好奇博士
很高兴认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