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文《座右铭》,说透为人处世原则,饱含人生哲理

静心墨守 2025-04-01 05:17:40

《座右铭》是东汉崔瑗所作铭文,曾有打车吕延济题注说崔瑗的兄长崔璋被别人杀了,崔瑗就手刃他的仇敌,然后逃命,被赦免才得以逃脱。于是作此铭来警醒自己,又因为经常放在座位右边,于是叫做座右铭。

01

座右铭崔瑗〔两汉〕无道人之短,无说己之长。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世誉不足慕,唯仁为纪纲。隐心而后动,谤议庸何伤?无使名过实,守愚圣所臧。在涅贵不淄,暧暧内含光。柔弱生之徒,老氏诫刚强。硁硁鄙夫介,悠悠故难量。慎言节饮食,知足胜不祥。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崔瑗幼年丧父,家庭贫困,但他始终锐志好学,拜贾逵为师,全面继承父亲的学业。十八岁时来到京师洛阳交游问学,与贾逵、马融、张衡关系密切,于是通晓天文、律历、数术、《京房易传》,受到学者们的推崇。

崔瑗高于文辞,尤其擅长书法、记叙、箴言和铭文,他的作品包括赋文、碑文、铭文、箴言、颂文、《七苏》、《南阳文学官志》、《叹辞》、《移杜文》、《悔祈》、《草书执》、《七言》等五十七篇,其中以《南阳文学官志》最为知名。 崔瑗书法方面尤善草书,师法杜度,时称“崔杜”,崔瑗的草书,后世评价很高。后来张芝取法崔、杜,其书大进,成为汉代草书之集大成者,被誉为“草圣”。

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书法的基本笔法)起于隶字(今楷书)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钟繇)、王(王羲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草圣”张芝自云“上比崔杜不足”。

三国时魏人韦诞称其“书体甚浓,结字工巧”,即书体非常浓密,结字精致美妙。 崔瑗撰有《草书势》,文见《晋书·卷三十六·卫恒传》。《草书势》是史上第一部书法理论专著,它的出现,表明书法进入一个自觉时期,书法脱离了作为学术与文字附庸的地位,而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

“座右铭”这种国人常用来自我激励的文体,就是始自崔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篇座右铭。 崔瑗好养士,常以丰盛酒菜招待宾客,从不考虑家产,不过自己日常饮食却是疏食菜羹而已,世人皆以“清廉”称之。

崔瑗,一个仕途坎坷却智慧超群的书法大家,他的一生波澜壮阔,历经风雨。在报仇心切酿成大祸后,他痛定思痛,以血泪写下这短短100字的 《座右铭》,字字珠玑,句句戳心!

这不仅仅是一篇文章,更是一把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它教会我们如何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坚守本心,如何以更高的境界为人处世。每一个字都饱含人生哲理,让人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另有唐代陈子昂、宋代释守卓的《座右铭》,与君共赏。02

座右铭陈子昂〔唐代〕事父尽孝敬,事君贵端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待士慕谦让,莅民尚宽平。理讼惟正直,察狱必审情。谤议不足怨,宠辱讵须惊。处满常惮溢,居高本虑倾。诗礼固可学,郑卫不足听。幸能修实操,何俟钓虚声。白珪玷可灭,黄金诺不轻。秦穆饮盗马,楚客报绝缨。言行既无择,存殁自扬名。

与李冰、文翁、扬雄、诸葛亮、赵抃等著名廉洁官员相比,唐代著名文人陈子昂,虽然名气不如前者,但他同样也是一位“大廉不嗛”的官员。他为自己写下了一首《座右铭》,来约束自身的言行:“事父尽孝敬,事君端忠贞。兄弟敦和睦,朋友笃信诚。从官重公慎,立身贵廉明……”这段话充分展现了陈子昂为官为人的内心坚守与行为准则,即为官之“重”和立身之“贵”,“公慎”与“廉明”互为因果,相辅相成。

陈子昂(659年—702年),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 唐高宗显庆四年(659年)出生于梓州射洪一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少年时期,颇有游侠之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对文学产生浓厚兴趣,而且在文学创作上也展露出天赋,写了不少出色的诗作。 唐睿宗文明元年(684年),陈子昂进士及第,官麟台正字,后升右拾遗。武则天当政,信用酷吏,滥杀无辜。他不畏迫害,屡次上书谏诤。他的言论切直,常不被采纳,并一度因“逆党”反对武则天的株连而下狱。 圣历元年(698年),陈子昂因父亲老迈而解官回乡,不久父死。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 久视元年(700年),陈子昂冤死狱中,年仅四十一岁。

03座右铭释守卓〔宋代〕觉变则迷,识澄则悟。作止因依,生死交互。妙矣灵通,混然本素。用与性齐,语与默寓。三世现前,十方顿赴。非知而知,不住而住。永言大观,唯心是务。

04

座右铭 孙作多言,欺之蔽也;多思,欲之累也。潜静以养其心,强毅以笃其志。去恶于人所不知之时,诚善于己所独知之地。毋贱彼以贵我,毋重物以轻身。毋徇俗以移其守,毋矫伪以丧其真。能忍所不能忍则胜物,能容所不能容则过人。极高明以游圣贤之域,全淳德而为太上之民。

儒学大师梁淑溟,有一句座右铭: “情贵淡,气贵和”。梁先生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大风大浪,起起伏伏,“情贵淡,气贵和,这六个字即是他的做人之道、养生之道。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气平情淡,自长自消,算得上是人生身心锻炼的一项功夫”。我们常说“春风和气”,其释意形容和乐融洽的气氛,或态度和蔼可亲。确实,和气就像是拂面的春风,遇上柔柔的风,山会绿,冰会融。谚语说: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古人云: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

0 阅读:28
静心墨守

静心墨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