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史——古代书法理论的基础结构4

守拙文化艺术 2023-05-02 17:20:25

三、道与器:在哲学与经验之间

在前文“立天定人”一节的哲学部分,我们已经描述了书法生成论, 这里将要涉及的内容,是与之相关的方法论。同时,由于宋代以后的书 法风气有所转变,人们普遍地关心技术与风格问题,凭藉经验进行审美 和评论。哲学的归依在于“道”,经验所及在于“形器”,本于《周易•系辞 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原理为说。李鼎祚《周易集解》释云:“凡天地万物皆有形质,就形质之中,有体有用。体者,即形质 也;用者,即形质上之妙用也。言有妙理之用,以扶其体,则是道也。其体 比用,若器之于物,则是体为形之下,谓之为器也。”简单地说,用为法 则、规律、本质,即形而上的道,是超感觉的存在与认知;体为形质、现 象,具体可识,即形而下的器。

李鼎祚《周易集解》

1.书道玄妙

书法美的抽象与玄妙难名,决定其必然向玄学靠拢,走形而上阐释 之路。这还有两个重要因素:其一,古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天然地具备 了卓越的想象能力,即使是非常单纯的抽象点画的运动组合,也能引发 无穷的联想,并唤起美感;其二,汉唐哲学、文学高度发达,当士大夫转 向书法并试图为之阐释的时候,本能地要使这些原本熟悉的东西介人 其中,形成玄学、文学色彩浓郁的书论格局。

传王僧虔《笔意赞》云:“书之妙道,神彩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 可绍于古人。”其思想与《世说新语-言语》述支道林养马而不爱马,但 “爱其神骏”相同,都涉及到形神的关系问题。形质是可观、可以体味的 实在,神却看不到,只能去感知,属于形而上的东西。唐太宗《指意》云: “夫字以神为精魄,神若不和,则字无态度也”,“神,心之用也”。前者以 神为书法生动的先决条件,是神行而形势乃生,由神决定形质;后者言 心悟于至道,妙用无方而神乃备。如此,则有“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不知 所以然而然”的妙迹出现,人、书并如庄生梦蝶,同至于形而上的境界。 刘熙载《艺概-书概》认为“学书通于学仙,炼神最上,炼气次之,炼形又 次之”,是则唐太宗之“思与神会”,乃以我心成彼之神,已得炼神之道, 是道家讲的物化。张怀罐《文字论》谓“深识书者,惟观神彩,不见字 形”,也正是对此而言。至于《笔髓论•契妙》讲“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 可以力求也;机巧必须心悟,不可以目取也”,《六体书论》称“趣之幽深, 情之比兴,可以默识,不可言宣。亦犹冥秘鬼神有矣,不可见而以知,启 其玄关,会其至理,即与大道不殊”,《评书药石论》言“大巧若拙,明道 若昧”等等,都是要人学会形而上的思考和认知,如滞于耳目,即不免 逐形而下了。又,郑孝胥《海藏书法抉微》云:

善乎轮扁之言曰:“得于心而应于手”,庖丁之言曰:“以神遇不 以目视,官止而神行”。盖书之神者,即通于道,学者悟乎此,犹道士 服炼已成,神采迥异常人矣!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吾于书 法得一证实,雕虫小技云乎哉!

其实,书法之形而上的东西并不限于神,举凡技术、形质之外的抽象存 在,都可归入其中。

朱和羹《临池心解》云:“书虽六艺事,而未尝不进乎道。非其胸中空 洞无物,则化工生气不能入而居之,则即摹锤刻索,只成一染纸匠耳。惟 与造物者游,而又加之以学力,然后能生动;能生动,然后入规矩;入规 矩,然后曲亦中乎绳,而直亦中乎钩。所谓涉离微而通不犯,盖亦神通 之本乎夙因乎。”朱氏之言,虽然已非晋唐时期“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的 理论,代表了宋代以降关于书道之释说的一般状态,而要完全舍弃形 而上的思考和表达,是绝对不行的。归根到底,还是书法美的抽象特征使然。

朱和羹《临池心解》

有鉴于此,在我们想要了解书道何以玄妙之前,要先做到两点。一 是学会掌握形而上的思维方法,不是用眼睛看,而要用心去感受古人的 作品;二是把作品的点画线条视为“鲜活的精灵”“会说话的精灵”,让它 们讲述自身的涵义,以及形质之外可能存在的种种涵义。

2.字外之奇

小楷至王羲之,始脱尽隶意,臻于完美。与其脱胎的锤书相比,庾肩 吾《书品》认为“天然不及锤,而工夫过之”。天然,指全其本色,不事雕琢, 质朴自如的美感多一些。梁武帝《观锤繇书法十二意》之一:“损,谓有余 也”,传颜真卿《述张长史笔法十二意》释云:“岂不谓趣长笔短,长使意气 有余,画若不足之谓乎”。损,短缺,后人据完美的楷书视之,如有未足,而 当锤书楷法初成之际,原本若是。笔短,后人据锤书总结经验,视之为用 笔留有余裕,虽不到位,而态势已备,故能使意气有余,其道理与《庄子- 养生主》“官知止而神欲行”相同。为此,梁武帝于附论中明确提出“字外 之奇,文所不书”的观点,立足书写和审美,方法是形而上的。

观锤繇书法

字外之奇,可以泛指视觉形式之外的美感意蕴,或艺术原理,由点 画字形的式样风格来提示它们的存在,通过意会联想来证实。但是,如 非独具慧眼卓识,即很难获取。苏洵《太玄论上》云:“君子之为书,犹工 人之为器也,见其形以知其用。”器用易知,而书法点画的内涵及字外的 种种象征意味,却要具备天才、积学、经验等多种条件,而后始能神与物 游,有所体悟。例如,《书断•神品》评张芝书引羊欣云:

张芝、皇象、锤繇、索靖,时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 之首。

何以前言艺术,而后称德?按,其思想来源于《周礼》,至德为道艺之本,

书法为六艺之一。《卫将军文子》注以“天道口至德”,张怀璀《文字论》则 称“惟张有道创意物象,近于自然”、《书议》评曰“得物象之形,均造化之 理”,是则所谓“德冠诸贤”,犹言其书能妙尽自然物理,顺乎天道(立天 定人),故尔羊欣以“德”名之,张怀璀别为换言。羊氏从张芝草书字形之 外,看到同于自然的一派天机,并以德为说,突出了人的能动意义。

唐代以后,针对科举导致的趋同现象和书法“惟以笔迹巧秀为宗”㉑ 的风气,人们提出新的审美与批评标准,即书之美丑不以工拙论,而在 乎雅俗。例如张怀璀《评书药石论》:

故小人甘以坏,君子淡以成,耀俗之书,甘而易入,乍观肥满, 则悦心开目,亦犹郑声之在听也。

故与众同者俗物,与众异者奇材,书亦如然。

优美、趋俗成为分别君子、小人的标志,还要上书皇帝,以革除其淫靡之 弊,表明张氏是在脱离书法的社会功利性来侈谈艺术,也是在超越字形 来谈其品格。又,黄庭坚《李致尧乞书书卷后》云:“凡书要拙多于巧。近 世少年作字。如新妇子妆梳,百种点缀,终无烈妇态也。”新媳妇梳妆,簪 花粉黛,无所不饰,也是指悦心开目、甘而易入的俗书。但是,事物很难 恒定,雅俗经常易位,也会因时、因人而异。字外之奇的游移模糊,于此 可见一斑。

黄庭坚书法

又,关于如何避俗,黄庭坚提出“观韵” “得韵”“韵胜”的标准,蔡襄 则有“书法惟风韵难及”之说。黄氏《跋周子发帖》云:“美而病韵者王著, 劲而病韵者周越,皆渠侬胸次之罪,非学者不尽功也。”以韵评书,而不 言韵为何事。乂,黄氏《题绛本法帖》去:“论人物要是韵胜,尤为难得,蓄 书者能以韵观之,当得仿佛。”来源很清楚,涵义仍不得而知。人们为了 免俗,还提出“书卷气”的观点,喜欢讲“腹有诗书气自华”,而书法如何 因为诗书而气华,也罕见述及。就此而言,字外之奇涉及到的许多内容, 一直都在意会、感悟的层面流通,虽非哲学,却是形而上的。诸如此类, 不赘。

绛帖

书写中的字外之奇尤有意味。苏轼《评草书》云:“书初无意于佳乃 佳耳……吾书虽不甚佳,然自出新意,不践古人,是一快也。”积学有成, 即不必刻意求佳,不刻意即率性,率性乃能天机灿然。刻意则近于工夫, 工夫难免自我重复,亦难有神来之笔、意外之趣O又其《石苍舒醉墨堂》 诗云:

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

《次韵子由论书》诗亦云:

吾虽不善书,晓书莫如我。苟能通其意,常谓不学可……吾闻 古书法,守骏莫如跛。世俗笔苦骄,众中强嵬驟。锤、张忽已远,此语 与时左。

所言通解书意和守骏不如守跛的观点,皆属字外求书,无法而能深合书 理,点睛则在于“信手”二字,殆无法之法也。孙鑛《柳诚悬书兰亭诗文》 发挥之云:“可见作字贵在无意,涉意则拘,以求点画外之趣寡矣。”朱履贞《书学捷要》亦云:“然造诣无穷,功夫要是在法外,苏文忠公'退笔如 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是也。”这些都是书写的总体把握,具体的 技术问题,古人也有所寓意。例如,包世臣《艺舟双楫•述书》记邓石如 论书语云:

字画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

这是讲作品中的黑白对比,藉空白以反观结体的疏密奇正,并可以推而 广之,施及行气、章法。

朱履贞《书学捷要》

要之,字外之奇可以分别为两类。笔短趣长,是由书写提供了审美 的余地,可以想见其字外的灿烂天机。雅俗、巧拙、韵胜、无意于佳乃佳、 书卷气之类,是由字内到字外,辩证地讲论书法的艺术原理。

3.经验感悟与联想描述

在两千年书法理论史上,上述两部分内容都有时代变化,唯一能贯 穿始终的是经验性的阐释,有很强的可实践性和普遍的理论意义。

古代士大夫书家,往往集文人与学者、书写实践和评论于一身,由 此即决定其经验的综合性。这种综合性表现为:审美和评论以能够驾驭 并洞悉的书写实践为基础,其经验大都来自实践的体味;叙述中的语言 表达直接取自文学创作的经验,理论则借助于学术、观念等。㉒

字形是我们考察的基点。康有为《广艺舟双楫-缀法》云:“盖书,形 学也。有形则有势……得势便,则已操胜算。”从字形到书写,其关系是:

字形→笔顺→笔力→笔势

笔顺是点画线条的书写、组合顺序,由顺序和点画式样造成用笔的自然 起落,于是形成力感,速度则可以突出笔力的规律和变化状态,进而形 成代表运动、张力的笔势。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是毛笔,“惟笔软则奇怪生 焉”。力循形用,势因力显,故曰“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系顺序完成 字形使然。

根据古人的体验,书法美的本源是笔力,“下笔用力,肌肤之丽”、 “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 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㉓,是力能生骨、肉、筋、肌肤等美 感。如果再加上势的调节变化,还可以产生神、气(此指由运动所生流贯 于字里行间的生气)等无穷之美。具体关系可如下图示:

力是核心词,骨、势等为力的原生词;对力而言,神、气等则属于它的衍 生词,衍生词数量极大,使用也最为普遍;后一种是关联词,它们是对前 三类词语所代表的技术、美感、风格等各种艺术问题的水准、品质进行 概括评说。对图示各类词语的次第关系,我们称之为“词群谱系”。了解 它,就可以知道古人每一个评论的基础及所处的审美层面,把握其经验 感悟和联想描述的特点,弄清楚从形器擢升至形而上的大概过程,其学 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作为词语,有些兼具形器和形而上之双重性质,或分别处于衍生、 概说之不同层面,或多源多义,或可以列入两个以上的词群谱系当中, 情况很复杂。例如“清”字:在气,清与浊相对,阳气清扬,阴气浊沉;在 形,则清拟灌瘦,浊比肥痴;换言,则清与风骨呼应,浊与脂肉相和;在神 意,则清与谨肃、闲静比类;在品格,则清与简质、奇逸、淡远同列;在雅 俗,则法古者清,出新者清,有书卷气者清;在字如其人,则君子清,雅士 清,隐逸清,由清人可至书之清品,等等。有时候,清字只代表评论者的 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并非尽为艺术标准。例如,苏轼《题颜公书画赞》 云:“颜鲁公平生写碑,惟《东方朔画赞》为清雄,字间栉比而不失清远。 其后见逸少本,乃知鲁公字字临此书,虽小大相悬,而气韵良是。”其“清 雄”为颜真卿之忠义而设,“清远”乃预为王羲之所置,以敷说颜体得王 书正源,与“字间栉比”的紧密章法了不相涉。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经验性词语有其约定俗成的普遍性。例如,看到“险”字,人们很容 易想到体势遒拔、峻骨内敛的欧体楷书,盖无骨不足以称势,无势不足 以见险。看到“雄”字,就会想到体势开阔、筋骨强壮的颜体,即开阔、强 壮均为雄之要素。再如,传梁武帝《古今书人优劣评》评王羲之书“字势 雄逸”,而颜体一出,宏大的气象非“雄”不足以称之,遂评王书改用“遒 媚”或其他。张怀璀《文字论》述苏晋、王翰语云:

书道亦大玄妙,翰与苏侍郎初并轻忽之,以为赋不足言者,今 始知其极难下语,不比于《文赋》。书道尤广,虽沉思多日,言不尽 意,竟不能成。

其“极难下语”和“言不尽意”,表明书法审美及语言描述的困难,这在古 代应该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经验感悟相当自由,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切入,而据文献见,仍以 技术、风格最为普遍0在联想描述上,以因形而成泛化的意象为多,既适 用于书法之抽象美的表达,也能以模糊宽泛为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古 人用语尚简,讲究微言大义,但对那些微妙难言的体味,或要表达立场、 观点上的倾向性意见,或概述其整体所得时,往往自由地选取词语,以 虚对实,进入形而上的层面,包括简略的哲学附说c对那些的评警语,历 史上沿用不衰,或稍事改易界说,传统精神颇为突出。

0 阅读: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