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思过程 上联“墨”是独字,得从字形、字义两方面找对仗。“墨”字结构是“黑”+“土”(上黑下土),那下联也找个可拆字的独体字——“泉”字刚好是“白”+“水”(上白下水),“黑”对“白”(颜色对仗),“土”对“水”(五行元素),字形拆解后完全工整。 从意境看,“墨”常和文人、笔墨相关(如“墨香”),“泉”代表自然、清泉(如“泉眼”),一“人文”一“自然”,像给“笔墨”配了“山水”,暗含“诗画同源”的韵味,而且俩字都是常见意象,读起来不生僻,还藏着拆字的小机巧。 二、赏析 这联像一对藏着密码的字谜题:单看“墨”和“泉”,是再普通不过的字眼,可拆开看就妙了——“黑土”堆成墨,“白水”汇成泉,颜色相反(黑vs白)、元素互补(土vs水),连字形都是上下结构,像照镜子似的对称。 往深了想,“墨”是文人案头的必需品,沾墨挥毫写尽人间;“泉”是山野里的活水,叮咚流淌自在天然,两字搁一块儿,就像把“人文”与“自然”轻轻碰了个杯,既有文字游戏的俏皮,又有天地万物的哲思。最绝的是,作为独字联,它短得干净利落,却把对仗的工整、意境的呼应全做到了,没啥花哨的修饰,全靠汉字本身的结构美撑场子,越琢磨越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