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发疯,母亲瘫痪,当年那个744分的高考状元,7年后活成了这样

老鱼说事 2024-11-20 10:23:47

有人说,生来贫寒就是最大的不幸。但庞众望的故事,让所有人改变了这个看法。

他出生在一个令人心酸的家庭:父亲是个精神病人,母亲双腿截肢卧床。七岁那年,他又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但这个命运多舛的少年,如今已是清华精密仪器系的博士生。在实验室里,他专注地调试着精密设备,墙上挂着他获得的三项国家发明专利证书。

七年前,当他第一次走进清华园时,还只是个拎着简单行李的寒门学子。但现在,他用自己的经历证明:命运给予的苦难,终究敌不过一个人奋斗的决心。

1999年,庞众望出生在河北农村的一个贫苦家庭,他的父亲是个精神分裂症患者。父亲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清醒时总是默默坐在墙角,糊涂时则会语无伦次地自言自语。

不仅无法当家,还需要别人照顾。这个本该是一家顶梁柱的父亲,却成了需要照料的对象。

母亲庞志芹的情况,同样令人心疼。从小就没了行走能力的她,后来因为病情恶化,不得不截去双腿。整日里只能坐在一张破旧的轮椅上,靠着两条粗壮有力的手臂支撑着全家的生活。

但她从不向命运低头,常常笑着对儿子说:"咱们家虽然穷,但一定要把日子过出个样子来。"

在这样的家庭里,庞众望很早就学会了照顾人。每天凌晨五点,他就得摸黑起床。先给母亲和父亲熬上一锅粥,然后打扫院子、擦洗地板、收拾屋子。

这些活儿他干得麻利,邻居们都说这孩子的手脚利索得像个大人。和其他家庭四五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不同,年幼的庞众望,俨然成了这个家的主心骨。

可是命运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这个家,庞众望七岁那年的一个夏天,正在院子里打扫卫生的他突然晕倒了。

邻居们手忙脚乱地把他送到县医院,医生检查后的诊断结果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先天性心脏病。3万块的手术费,对这个连新衣服都舍不得买的家庭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但庞志芹没有放弃,她坐着破旧的轮椅,让邻居推着她走遍了方圆十里的村庄。每到一户人家,她都低声下气地说明来意。

乡亲们都知道这家的困境,你十块他百块,七凑八凑,终于在半个月后筹齐了手术费。手术很成功,但这笔债务也让本就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

庞众望躺在病床上时,常常能看到母亲偷偷抹眼泪。但每次被他发现,母亲总是立即露出笑容,说:"没事,咱们家有你这么个争气的儿子,这点困难算什么?"

手术后的庞众望,扛起了还债的重担。每天放学后,他都拿着一个旧麻袋,在街上捡废品。夏天烈日当头,他就戴着母亲缝的草帽;冬天寒风刺骨,他就穿着邻居送的旧棉袄。

小小年纪的他,已经学会了精打细算,知道哪种废品最值钱,哪个收购站给价最高。

母亲虽然没法走路,但一双手却格外能干。她每天坐在院子里织布,从早织到晚。那台老式织布机是东拼西凑买来的,每织一匹布都要耗费很大力气。

庞众望经常看到母亲的手磨出血泡,但她只是简单包扎一下就继续干活。就这样,母子俩一分一厘地攒钱,慢慢还着债,这样的日子整整持续了六年。

上了初中,庞众望要去镇上住校。学校离家有十多里路,每个周末他都背着沉重的书包往返。临走住校前,他愁了好久,怕母亲一个人待着无聊,就提前写了三十多封信放在家里。

每封信都写满了对母亲的牵挂:"妈,我在学校很好,您别担心"、"今天考试又是班上第一"、"等我以后有出息了,一定让您享清福"。

母亲把这些信都收在枕头底下,常常拿出来看,直到那些信纸都磨得起了毛边。

上了高中之后,庞众望不光学习成绩拔尖,还代表学校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生物、物理竞赛,并且屡次获奖。

那些深奥的题目在他看来都不算难事,因为他知道,比这更难的是生活的重担。家里破旧的土墙上,贴满了他的奖状,每一张都是母亲最珍贵的宝贝。

2017年,他通过清华大学的"自强计划",获得了60分的降分优惠。备考的日子里,他把床搬到了教室后面,经常学习到深夜。

最终,他以684分的高考成绩,加上竞赛加分,总分达到744分,成为了沧州市理科状元。当录取通知书送到家里时,母亲紧紧攥着那个印着清华校徽的信封,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

对庞众望来说,这个成绩背后,是整整十年寒窗苦读,是无数个既要学习又要干活的日日夜夜。

当别的同学都在补习班提高成绩时,他在捡废品;当别人都在享受暑假时,他在为母亲按摩酸痛的手臂。但他从不觉得苦,因为他知道,知识就是改变命运的唯一希望。

考上清华的喜讯传开后,庞众望的故事感动了很多人。媒体争相报道这个出身寒门的励志少年,不少爱心人士主动提出要资助他。

但他都婉言谢绝了,"我想靠自己的努力完成学业"。这份倔强,和他母亲的性格如出一辙。

可真正进入清华后,他反而变得沉默了。在这个汇聚天才的地方,身边的同学有的是国际奥赛金牌得主,有的是省状元,还有的已经发表了高水平论文。

他开始质疑自己是否能跟上节奏,也害怕辜负了所有人的期望。那段时间,他总是一个人坐在图书馆最角落的位置,一坐就是一整天。

优秀的背后总有压力,第一次期中考试,他在班上只排到中游。这个结果让他彻夜难眠,于是他开始更加拼命地学习。

清晨五点,图书馆还没开门,他就站在门口等候;晚上十一点,图书馆关门时,他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室友们都劝他别太拼命,但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

好在清华不只有竞争,更有温暖。班主任发现他的状态后,经常找他谈心。同学们也会主动邀请他参加学习小组,一起讨论难题。慢慢地,庞众望找回了自信,开始在精密仪器系找到了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凭着过人的努力,他的成绩开始突飞猛进。大二时获得了学院奖学金,大三时的科研项目获得了校级表彰。

在实验室里,他常常一泡就是一整天,导师都说他有着难得的科研韧性。本科期间,他就参与了两项国家级科研项目,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

2020年,他收到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通知。这是他在本科期间最大的成就,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告诉母亲这个好消息。

可就在他准备打电话时,却接到了噩耗。陪伴他走过艰难岁月的母亲,在得知儿子面试通过后不久,永远离开了。

母亲走得很安详,脸上带着笑容。邻居说,在生命的最后几天,她一直在向别人炫耀儿子的成就。

她虽然因为腿脚不便,从未亲眼见过儿子的校园,但能知道自己的儿子在清华园里过得好,她就心满意足了。

七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怯生生的少年,如今已经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科研工作者。

在清华精密仪器系的实验室里,庞众望专注于微纳光学检测技术的研究。这个领域关系到国家高精尖制造的发展,虽然艰深,但他却甘之如饴。

实验室里的日程总是满满当当。早上七点半准时到实验室,调试仪器、收集数据、分析结果,常常要工作到深夜。

那些精密的光学器件需要极其细致的操作,有时一个实验要重复几十次才能得到理想的数据。但他早已习惯了这种专注和坚持,就像当年在家里照顾父母时那样一丝不苟。

这些年,他的付出得到了丰硕的回报。三项国家发明专利,都与微纳光学检测领域的关键技术有关。

其中一项专利已经在多家高科技企业实现了产业化应用,为国家精密制造领域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在业内重要期刊上,他已发表了十多篇高水平论文,多次受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在实验室的墙上,挂着一张他和导师的合影。现在的庞众望,不再只是为了改变个人命运,更希望能用自己的科研成果,为国家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每个周末,他都会抽时间回到河北老家,看望仍在坚强生活的父亲。那个破旧的院子已经修缮一新,但母亲的织布机还摆在原处,上面落了一层浅浅的灰。

他常常静静地坐在织布机旁,想象母亲当年织布的样子。

在这里,他仿佛又看到了那个为了给他治病,坐着轮椅去借钱的母亲;那个将所有期望都寄托在他身上的母亲......

这就是庞众望的故事。一个出身寒门的少年,用知识改变了命运,却始终没有忘记内心最朴素的追求。

那个曾经的"好人家"少年,正在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新的人生篇章。

0 阅读:5

老鱼说事

简介:每一个故事里,都藏着世间的冷暖,人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