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式超重坦:比夏尔B1大一圈的夏尔2C
一战中后期,法国已经拥有了包括圣沙蒙、FT-17在内的多款中轻型战车。然而,面对难啃的德军防线,法军决定研制一种能够突破敌军坚固防线的(超)重型突破战车。
1916年10月,地中海冶金和造船厂(FCM)开始研制重型坦克。1917年12月1日,原型车被要求进一步增强防护并能够越过4.5米宽的堑壕,这些要求最终导致了这款70吨的超重坦诞生。
1918年1月,法军订购了500辆,9月订单减少至300辆。这批钢铁巨兽原计划用于1919年4月对德国展开的攻势,然而,漫长的一战在1918年11月11日戛然而止,订单最终被取消。
不过, 装配线上的10辆车仍被继续生产了出来,并于1921年交付。虽然这一数量难以形成任何实质性战斗力 ,但刚好能够满足法国战后的试验需要。
夏尔2C全长10.27米,战斗全重近70吨,公路最大时速12公里,主要武器为一门75毫米火炮,该车专为一战量身定做。事实上,夏尔 B1在二战初期就已经属于“大块头”,而夏尔2C比夏尔B1还要大上足足两圈。
比尺寸重量更夸张的,则是车内乘员的数量。夏尔2C全车总计包括十二名乘员,他们分别是 :一名车长、一名驾驶员、一名机械师、一名助理机械师、一名电气师、一名无线电员、一 名炮长、一名炮手、一名前机枪手、一名后机枪手及两名侧机枪手。
巨大的尺寸与缓慢的行驶速度,导致夏尔 2C比同期战车更加依赖铁路运输。而一个三车编制的夏尔 2C坦克连,算上相关配套保障设备,就需要占用一整列火车。
1929年,10辆夏尔2C被编入了第51重型战车营。
至二战爆发时,还有7辆可以投入作战,它们被编为两个3车坦克连外加一辆指挥车(余下三辆作为零部件提供者及备用车)。
1940年6月,运输第51战车营的两列火车由于在一个弯道处被另一列起火燃烧的列车所阻,进退两难的指挥官最终下达了将坦克就地破坏的命令。
夏尔2C诞生时未能赶上一战的尾巴,二战爆发前又大大落后于时代,可谓生不逢时。这款近百吨的钢铁巨兽,最终不可避免地与马奇诺防线一同沦为二战初期法国战败的缩影。
阅读:20
点赞: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