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耶伦站了出来,称美国正被中国“捏着短板”,关税战是自己打自己

特朗普刚上台就对华挥起关税大棒,想靠加税逼中国低头,重振美国经济,可这仗打得有点“搬石头砸脚”的味道,前财长耶伦站出来放话,美国经济被中国捏着“命门”,关税战简直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2025年一季度GDP直接萎缩0.3%,耶伦的警告一语成谶,可特朗普团队还嘴硬,喊着“阵痛”就能翻盘,一边却又偷偷摸摸想和中国谈,这场关税战到底会把美国经济拖向哪儿呢? 特朗普上任后,摆出一副要“让美国再次伟大”的架势,核心招数之一就是对华关税战,4月初,他推动“对等关税”政策,专门针对中国加征高关税,理由听起来挺硬气:中国占了美国便宜,贸易逆差太大,必须用关税逼中国让步,顺便保护美国本土产业。特朗普的团队还放出豪言,称美国经济体量大、底子厚,扛得住这场硬仗,短期阵痛换来的是长期繁荣。 这套逻辑乍听有几分道理,美国确实长期对华贸易逆差,2024年数据显示,逆差高达4000亿美元,特朗普团队认为,高关税能让中国商品变贵,美国消费者转而买本土货,刺激国内制造业复苏。 同时,关税还能增加财政收入,填补政府开支缺口,更重要的是,特朗普想通过经济施压,逼中国在贸易谈判中妥协,开放市场、减少补贴,达成更有利于美国的贸易协议。

可这算盘打得有点“理想化”,中国不是小国,经济规模全球第二,产业链完整,出口能力强,加关税真能让中国低头?更麻烦的是,美国经济本身就有些“虚胖”,靠金融市场和美联储“印钞”撑门面,实体经济对外依赖远比想象中严重,特朗普的关税战还没打几回合,美国经济就露出了疲态。 关税战开打没多久,美国经济就挨了一记重拳,4月30日,商务部公布的数据像一盆冷水:今年第一季度GDP按年率萎缩0.3%。 这可是疫情复苏以来最差的成绩单,直接打脸了特朗普“拯救美国”的口号,耶伦早就提醒过,关税战不是闹着玩的,美国经济没那么结实,经不起这么折腾。 问题出在哪儿?首先是供应链被掐住了脖子,美国工业离得开谁,也离不开中国的稀土和关键矿产,这些玩意儿是高科技制造的命根子,从手机到电动车电池,再到军工设备,哪样不得靠它们?可稀土这块,美国几乎全靠进口,中国一家独大,供应量占了全球的七成多。

特朗普政府几年前就嚷着要摆脱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砸了大把钱搞什么“供应链重建”,结果钱花了,供应链还是没影儿,关税战一打,稀土价格水涨船高,美国工厂成本直线飙升,不少生产线直接歇菜。 更别提高关税还堵住了其他进口渠道。美国从中国进口的货,不只是消费品,还有大量中间产品,比如电子元件、化工原料,这些都是美国工厂的“原材料”,关税一加,成本蹭蹭上涨,企业要么咬牙涨价,要么直接减产。 结果就是物价抬高,生产萎缩,经济数据自然好看不到哪儿去。特朗普团队还嘴硬,说这是“短期阵痛”,可这阵痛来得太猛,美国经济有点扛不住了。

耶伦可不是光会喊“危险”的人,她在4月初和5月初两次接受媒体采访,掰着指头给关税战算了三笔账,条条都戳中了美国经济的软肋。 第一笔账,稀土依赖这道坎儿,压根儿迈不过去,美国号称工业强国,可稀土这块,完完全全被中国捏在手心里,过去几年,美国试过从澳大利亚、加拿大甚至非洲找替代货源,可要么产量不够,要么开采成本太高,根本没法跟中国比。 耶伦直言,稀土短缺已经拖慢了美国高科技产业的脚步,关税战再加码,只会让工厂更没原料可用,工业发展直接卡壳。

第二笔账,清洁能源和电池技术的前景被关税给堵死了,美国眼下正使劲推绿色经济,电动车、太阳能板、储能电池都是重头戏,可这些产业靠什么?靠中国供应的廉价锂、镍、钴等原料,还有成熟的电池零部件。 耶伦算得很清楚,如果没了这条供应链,美国的绿色技术升级得花好几倍的成本,进度慢得像乌龟爬。关税一加,等于把中国货挡在门外,美国自己的新能源产业反倒先瘸了腿。 第三笔账,进口产品对美国生产的命脉作用被低估了,耶伦点出,美国进口的货里有将近四成是用来“干活儿”的,比如工厂的原材料、机器的零件。 特朗普加关税,表面上是惩罚外国,实际上是给自家企业使绊子。进口成本一涨,工厂要么减产,要么把成本转嫁到消费者头上,物价一飞冲天,老百姓的钱包先遭了殃,耶伦警告,这么折腾下去,美国经济非得再滑一跤不可。

面对经济数据拉警报,特朗普团队却还在嘴硬,财长贝森特站出来喊,这是“阵痛期”,让大家再忍忍,后面就有好日子了。可这套说辞,市场和老百姓都不怎么买账,毕竟GDP缩水不是小事,工厂减产、物价上涨的压力已经实打实摆在眼前。 特朗普自己似乎也坐不住了,4月以来,他好几次公开放话,想跟中国坐下来“好好谈谈”。这态度跟加关税的强硬派头一比,显得有点前后不搭。 更耐人寻味的是,财长贝森特还在5月初高调喊话美联储,催着赶紧降息,这信号再明显不过:经济压力已经大到政府得求救于货币政策了。 可降息也不是万能药,美联储的印钞机能救一时,救不了长远。特朗普团队的这些动作,暴露了他们在关税战上的两难:一边想靠加税立威,一边又怕经济真崩了盘,只能低头找中国谈。

耶伦在采访中还抛了个更沉重的警告:关税战再打下去,美国的消费者和企业得吃大苦头,她没细说这“苦头”是什么,但从眼下的趋势看,答案已经呼之欲出。 物价上涨是跑不了的,进口成本高了,超市里的货、汽油、电子产品,样样都得涨价,企业这边更惨,原料贵了,生产缩了,利润薄了,裁员的压力只会越来越大。 更长远看,关税战还可能让美国在全球市场掉队,中国的稀土和中间产品,别的国家不是不想替代,可短时间谁也填不上这空缺。 美国企业要是真跟中国供应链彻底掰了,成本高到没法跟欧洲、亚洲的对手竞争,市场份额迟早被抢走,耶伦的担忧,其实是在提醒所有人:这场关税战,伤敌一千,自损八百,美国怕是撑不了太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