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5年,飞行员高长吉竟不顾伟人的禁令,直接击落越界挑衅的敌机,谁料,这竟让空军领导犯了难,可当伟人得知后,当即批示:拘泥于条条框框而畏首畏尾,怎能打胜仗呢? 当面对敌人的挑衅和侵犯,还有严格的规定的时候,应该如何做?飞行员高昌吉就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境地。 1965年,我国与周边形势紧张,尤其是防空方面。 突然有一天,我国领空中出现了两架不明飞机。 当时的我国处于新中国建立的初期,国内形势还不稳定,一方面防止敌人卷土重来,另一方面也要尽快加强空中领域的建设。 所以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需要筑起一道坚固的屏障,以此来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安全。 某一天,当时正值飞行员高长吉在执行任务,他正在检测空中动态,突然对面有两架飞机已经越过边境线,进入了我国领空。 面对这突然出现的飞机的时候,高长吉也一时拿不定主意,首先并不明确对方飞机是出于何种目的,另外是哪方的飞机。 当时高长吉的大脑飞速运转,他想:如果这是一架侦察机,将会探取我国的军事机密,可能会对我国造成巨大的损失,另外万一人家不是侦察机,贸然与对方发生冲突,会造成国际以及与其他国家更加严峻的形势。 所以当初伟人已经发出明确禁令,他到底该如何做? 正在他陷入进退两难之时,对面的两架飞机竟然还做出了挑衅的姿势,看到高长吉的飞机并没有任何的行动,他们其中一架竟然开始了空中炫技,这明明就是挑衅。 高长吉其实在心里已经有了初步判断,他知道对方可能多数都是国民党在美国购买的军事侦察机,用来探查大陆的情况。 当时高长吉觉得,不能就让他们这样肆意妄为。 所以他开着飞机,直接就追了上去,高长吉有着多年的空中作战经验,凭借着对战场形势的敏锐洞察力和对敌方的判断,眼看着与对方的两架飞机越来越近。 这时候敌人的两架飞机也慌了神,他们知道,高长吉来动真格的了,迅速调转方向想要逃跑。 但是他们低估了高长吉的能力,高长吉迅速追击上去,就在这紧要关头,耳麦里却响起了一个声音“高长吉请注意,不要出海作战,这是命令。” 一句话,高长吉迅速减速,但是眼看着两架敌机就在眼前,他不想就这么善罢甘休,高长吉回复道:“谁的命令?” 耳麦的另一头传来了三个字:“毛主席!”。 一听到“毛主席”是毛主席的命令,高长吉也没再多说什么。他准备要返回的时候,看见对面的两架飞机,再看看自己身上的衣服。 他内心不甘,他想:就这么算了?敌人都已经到了家门口了,我还不反击吗?这样一味地退让只有被动挨打的份。 他下定了决心,就算是最后自己要上军事法庭,最后要脱下这身军装,他也无怨无悔,保家卫国,是他应该做的。 随后,他重新调转了方向,再次推动操作杆,追了上去。两架敌机也确实没有想到,高长吉会来个回马枪。 高长吉拉近了与其中一架敌机的距离,这次是国民党的张育保驾驶的飞机,高长吉毫不犹豫地按下了发射按钮。 随着巨大的爆炸声,对面的一架敌机已经被高长吉击落,飞机急速下降,高长吉缓缓出了一口长气。 高长吉没有做过多停留,直接返回了基地,等待组织上的处罚。 这时空军领导却犯了难,一方面他知道高长吉是个不可多得人才,如果让他脱下军装,那是我国空军的一大损失,但是他也确实违背了毛主席所下达的命令。 他只能将情况如实上报,等待上级的安排。 高长吉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他垂头丧气地等待着,这时候经过了几个小时的商榷,终于得出了一个结果。 沈科掀起门帘走了出来,看到低头不语的高长吉说道:“哎,你要请我吃饭了” 这时候的高长吉听得一头雾水,自己都要被撤职了怎么还有心思请他吃饭?看到高长吉这一张苦瓜脸,沈科决定不再逗他了,沈科说道:“经过毛主席以及领导的最终商榷,同意要嘉奖你。” 什么?嘉奖?没有听错吧,高长吉待在了原地。 没听错,毛主席还夸赞高长吉有胆识,有魄力,反应机敏。毕竟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能够在非常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反应,保护国家的领空和领土完整,是我国每一个公民的基本义务和责任。 高长吉看到手中的嘉奖令,心中十分欢喜。 我国不光是军人还是普通百姓,对保护我国领土、领空完整都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例如还有中国渔民保护海域,撞击日本海警船事件等等,我们要向这样的英雄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