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小妞天生反骨,之前我就写过。
“反骨”是高情商话术,但凡情商低一点,都得说她是杠精。
其实我觉得反不反骨不重要,谁还没点脾气呢,但你不能把自己给扎了。我家这个反骨小孩,目前的阶段就是没伤到别人,却把自己给杠倒了。
上初二,物理成了学习成绩的拦路虎。
七年级暑假,我本来想给她提前学一下物理,问了一圈,包括特别了解她的老师,都觉得她没必要提前学。
老师的原话是,初中物理很简单,尤其对她这种智商的孩子来说,认真听课就能搞定,提前学了反倒可能影响她后期上课的专注度。
本来我就不赞成提前学,有了老师的金牌,更是大着胆子让她过了一个快乐的暑假。没想到一开学,物理就给她来了一个下马威,成绩始终在及格线上徘徊。
痛定思痛,羊姐夫决定亲自上阵,每天给她补半个小时物理,周末加量到两个小时。我俩自信满满,一个南大一个武大,两个985,还拿不住8年级物理了?
事实证明,我们轻敌了。
不补不知道,一补吓一跳。原来这姑娘物理学不好,不是不动脑筋,而是太动脑筋。
本来用最简单的套路就能把题做对,跟着老师走就是康庄大道,我家这妞非要刨根问底、眼见为实,恨不得每道题都让我们做实验。
相当于你告诉她1+1=2,她非让你证明,不然就不信。其实经过应试教育的人应该都知道,你不需要问为什么,只要把题做对。而把题做对,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能理解当然更好,理解不了知道方法也行。
我家这个反骨小孩就是你告诉她方法,她不信,非要自己理解。这个难度就太大了,尤其像物理这种学科,啥都理解那得是爱因斯坦。
本来只是一件小事,却被反骨小孩搞成了大课题。极限拉扯消耗了大量精力,用这些精力乖乖做题,成绩早上天了。
但没办法,认知决定命运。无论小孩还是大人,认知没到,怎么劝都没用。
不过为人父母,谁还不是“想通归想通,着急归着急”?
我在书房写稿子,经常听到好脾气的羊姐夫忽然大吼:“除了浮力还有重力,不要问为什么,记住!”然后是女儿的小声嘀咕,我不理解怎么记住啊……
其实不理解是可以记住的;不完全理解,也能做对题。初高中阶段为了应付考试,有时候只需要方法,不需要思考。
但这事不太能摆到桌面上说,毕竟孩子在幼儿园接受的教育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所以现在我们跟小美同学在物理这门学科上完全无法达成共识,我们给的捷径,她不走;没爱因斯坦的命,却得了爱因斯坦的病。
碰上这种事,父母怎么办?夫妻俩深夜抱头痛哭太矫情了,那是电视剧,我们做不出来,只能气得相视苦笑,互相安慰打气。
往好里想的话,这种反骨小孩未来在感情上应该属于特别不容易被PUA的类型。不管你说得多么春风化雨、感动涕零,她都有自己的春夏秋冬。不迷恋他人,不迷信权威,不相信捷径,这种性格成大事的可能性小一点,但保平安的可能性要大很多。
这么想想,真是心里舒服多了。
每一种性格特质,都有利有弊。
所谓好坏,全看角度。人身上只有特点,没有所谓的优缺点。
为人父母,什么叫厉害?正面走不通,就走反面,能想开最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