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   伊朗这国家吧,表面上跟中国称

在伊朗和埃及之间,中国为什么选了埃及为突破口?   伊朗这国家吧,表面上跟中国称兄道弟,背地里却总想着占点便宜。就说那4000亿美元的合作协议吧,签的时候拍胸脯保证,结果三年过去了,项目落地的没几个,反倒反过来指责中国没履行承诺。这种“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的做派,任谁都得心里犯嘀咕。   更让人寒心的是伊朗骨子里的傲慢。伊朗人总觉得自己是中东文明的正统,打心眼里看不起华人。就拿留学生群体来说,在俄罗斯留学的伊朗学生,公然歧视中国留学生,插队、刁难不说,甚至还动手推搡,闹到警察介入的地步。这种骨子里的优越感,让他们在跟中国合作时,总想着高人一等,根本没把中国当成平等伙伴。   再看伊朗的外交策略,典型的“骑墙派”。一方面,伊朗跟美国打得火热,又是军售又是技术合作;另一方面,又想从中国这儿捞资源,把中国当成“冤大头”。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让中国彻底看透了:伊朗根本靠不住。就像那25年合作协议,说是全面战略伙伴,可实际操作中,伊朗一会儿受制于美国制裁,一会儿国内政局动荡,根本没法把合作落到实处。   反观埃及,简直就是“别人家的孩子”。埃及打从2016年加入“一带一路”,就一门心思跟中国搞合作。苏伊士经贸合作区都快成了中埃友谊的标杆,吸引了180多家企业入驻,投资超过30亿美元,解决了7万多人就业。埃及新行政首都的中央商务区,385米高的“非洲第一高楼”拔地而起,直接成了中埃合作的新名片。这种实打实的合作成果,比伊朗的空头支票强太多了。   埃及的地理位置更是得天独厚。苏伊士运河就像全球贸易的“咽喉要道”,中国8%的原油进口都得从这儿过。把埃及当成战略支点,既能保障能源运输安全,又能辐射整个非洲市场。更妙的是,埃及在中东局势里扮演着“和平使者”的角色,巴以冲突、叙利亚危机,哪儿有乱子哪儿就有埃及在斡旋。跟这样稳定的伙伴合作,中国省心又省力。   从成本效益上看,埃及也是性价比之王。埃及政府对中国企业那叫一个支持,土地、税收各种优惠政策往外掏,恨不得把中国项目供起来。反观伊朗,美国制裁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跟伊朗合作得时刻提心吊胆。就说石油进口吧,伊朗原油便宜是便宜,可美国盯着呢,稍有不慎就会被制裁反噬。这种高风险的买卖,中国自然不会把宝全押在伊朗身上。   最关键的是,埃及对中国是真心实意。埃及总理马德布利说得明白:“埃中关系是全面战略伙伴,我们期待在新能源、数字化转型等领域深化合作。”这种坦诚的态度,让中国看到了长期合作的可能性。而伊朗呢,嘴上喊着“全面战略伙伴”,背地里却跟印度勾勾搭搭,在恰巴哈尔港项目上撇开中国单干。这种表里不一的做派,谁还敢跟它深交?   说到底,中国选埃及不选伊朗,是看透了两个国家的本质。伊朗就像个被惯坏的孩子,又贪心又任性,跟它打交道得时刻防着被算计;埃及则是靠谱的合作伙伴,实实在在搞建设,认认真真谋发展。在国际博弈里,中国要的不是虚头巴脑的口号,而是能把利益攥在手里的实在合作。埃及,显然更懂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