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1年彭老总急匆匆的赶到汉城北岸,却发现五十军已经快被打没了,军长曾泽生对此

1951年彭老总急匆匆的赶到汉城北岸,却发现五十军已经快被打没了,军长曾泽生对此情况愣是不吭一声,这场仗打得连部队里的伙夫都拿起了家伙事,跟敌人拼命,曾泽生为什么不向上级报告,请求支援呢?

彭老总在前线指挥所接到报告,说汉城北边五十军阵地快顶不住了,他赶紧带人冒着炮火往那边赶,到了地方一看,那场面触目惊心,阵地上活着的战士没剩几个,连炊事班的老伙夫都端着枪在战壕里趴着。

最让他想不通的是,五十军军长曾泽生愣是没向上头求援,咬着牙硬扛了三天三夜。

而这一切还要从朝鲜那年的鬼天气说起,那年冬天冷得邪乎,零下三十多度,志愿军战士们穿着单衣趴在雪地里。

五十军守着汉城北边最重要的防线,对面是联合国军最精锐的部队,天上飞机炸,地上坦克冲,炮弹跟不要钱似的往下砸,就这么个要命的时候,曾泽生愣是没开口要支援。

曾泽生可不是一般人,他带的五十军前身是国民党六十军,在抗日战场上打过不少硬仗。

后来国民党打内战不得人心,他带着队伍在长春起义投了解放军,这事在当年可是轰动全国的大事,共产党给足了待遇,把起义部队改编成五十军,还让曾泽生继续当军长。

可到了朝鲜战场,这支部队心里头憋着股劲儿,总想着要证明自己不是后娘养的。

那天彭老总到阵地上的时候,看见的战壕都让炮火翻了好几遍,战士们把冻硬的战友遗体垒起来当掩体,枪管打得通红就往雪里插。

曾泽生自己拎着冲锋枪在战壕里来回跑,棉衣让弹片划得跟破布条似的,后来才知道,他们军部通讯班全打光了,电话线接上就断,断了再接,最后实在没办法才派人徒步去报信。

为什么不早点求援呢?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当时整个战线都吃紧,各部队都在死扛,他盘算着,自己多扛一天,兄弟部队就能多喘口气。

不可否认的是,他心里那股子倔劲儿作祟,总觉着起义部队得争口气,不能让人看扁了,后来彭老总在回忆录里写,当时要是知道五十军打得这么惨,说什么也要调预备队上去。

等仗打完,五十军减员七成多,却没让敌人前进一步,最玄乎的是阵地前头的反坦克壕,战士们拿铁锹挖了三天,冻土硬得跟铁板似的,一镐下去就崩个白点。

后来是炊事班老班长想了个招,烧开水浇地上化冻,这才把工事修起来,后来上军报,成了全军学习的模范战例。

说到底他带兵确实有股狠劲,当年在国民党那边受排挤,投诚后憋着劲要立功。

朝鲜战场上五十军打出了威名,第四次战役打完,彭老总亲自给五十军请功,说他们"防御作战的典范"。

后来部队整编,五十军的番号一直保留到现在,成了我军响当当的王牌部队。

而这件事也给所有人提了一个醒,彭老总后来在总结会上说,打仗不能光讲面子,该求援就得求援。

可话又说回来,正是有曾泽生这样的硬骨头,才让联合国军知道咱中国军人不是好惹的。

现在去军事博物馆还能看见五十军那面打满补丁的军旗,上头密密麻麻的弹孔,比什么勋章都来得实在。

这场血战过去七十多年了,当年参战的老兵没剩几个,五十军的故事成了军校必讲的案例,新兵蛋子听着都攥拳头。

说到底这就是中国军人的精气神,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多难,说顶住就得顶住,曾泽生那代人用命换来的道理,到今天照样管用,战场上没有容易二字,只有咬牙死磕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