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为什么四分五裂? 说白了,根子就在族群概念太浓,而且从来没形成过大欧洲的整体认同。你看中国,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但欧洲从古至今,斯拉夫人、日耳曼人、拉丁人这三大族群老死不相往来,各自内部还像切蛋糕似的分成无数小块,根本拧不成一股绳。 就拿斯拉夫人来说,东边有俄罗斯、乌克兰,西边有波兰、捷克,南边还有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这些地方的人长相、语言、风俗都不一样,甚至互相看不顺眼。当年南斯拉夫解体,就是因为南斯拉夫人内部矛盾太深,谁也不服谁。日耳曼人更复杂,北欧的维京人、英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德国的普鲁士人,光语言就分成好几个分支。比如德语和英语同属日耳曼语族,但德国人看英文报纸照样得查字典。拉丁人稍微集中点,可法国的高卢后裔和意大利的罗马后裔,为了历史恩怨掐了上千年,连饮食文化都水火不容——法国人觉得意大利面太随意,意大利人嫌弃法棍太硬。 这种族群割裂从罗马帝国崩溃就埋下了祸根。当年西罗马帝国被日耳曼人灭掉后,欧洲彻底没了“天下共主”。查理曼大帝好不容易打下一片江山,结果三个孙子一分,直接分成了法、德、意的雏形。中世纪的封建制度更是火上浇油:国王把土地分封给贵族,贵族再分给骑士,层层叠叠像套娃。每个领主在自己地盘上就是土皇帝,收税、征兵、判案子全自己说了算,根本不把中央当回事。最夸张的是神圣罗马帝国,名义上是个国家,实际由三百多个小邦国组成,皇帝连首都都养不起,只能到处“打秋风”。 宗教改革更是把欧洲撕得粉碎。1054年东西教会大分裂,天主教和东正教老死不相往来;16世纪马丁・路德掀起宗教改革,新教又从天主教里分家单过。结果欧洲变成了“宗教马赛克”:德国北部信新教,南部信天主教;巴尔干半岛东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犬牙交错。最惨的是三十年战争,新教和天主教国家打了三十年,把欧洲打成一片废墟,最后签了《威斯特伐利亚和约》,承认各国宗教自主,等于给分裂上了保险。 地理条件也在帮倒忙。阿尔卑斯山像一堵墙横在欧洲中部,把意大利和北边隔开;英吉利海峡让英国孤悬海外,发展出独立的文化体系;多瑙河和莱茵河虽然孕育了文明,却也成了族群之间的天然边界。最典型的是巴尔干半岛,被山脉和河流切成无数小块,每个山谷都有自己的语言和习俗,谁也整合不了谁。 到了19世纪,民族主义彻底让欧洲“碎成渣”。原本大家还认国王、认教会,现在突然开始讲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德意志人要统一,意大利人要独立,巴尔干各民族也要分家。最魔幻的是奥匈帝国,一个国家里塞了十多个民族,每个民族都觉得自己吃亏了,最后一战直接解体。就连英国的爱尔兰、西班牙的加泰罗尼亚,到现在还在闹独立。 你看欧洲现在搞欧盟,弄统一货币、统一市场,其实就是想弥补历史的裂痕。但根子上的族群矛盾、文化差异还在,英国脱欧、东欧和西欧的分歧,都在提醒人们:欧洲要真正“合众为一”,比登天还难。这就是为啥欧洲永远成不了“欧罗巴合众国”——从族群分化到历史恩怨,从地理屏障到文化冲突,每一块拼图都在把它往相反方向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