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全面溃败,赖清德称愿与大陆谈判,这次日本终于改口了。赖清德就职周年之际,大小公司的比喻论调横空出世,这一行为举措不可谓不极具爆炸性。至少相较于一年前的公然打出台独牌而言,赖清德的态度已然有所收敛。但毋庸置疑的是却赖清德的内核还是台独。 2025年5月,赖清德就职满一周年,台湾海峡的氛围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紧张。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他抛出了“并购论”,把两岸关系比作大公司并购小公司,大陆是大头,台湾是小弟。这话听着新鲜,可细琢磨却不简单。同期,特朗普在美国对华政策上接连吃瘪,日本也在台湾问题上罕见调整口风。这三件事撞一块儿,愣是把两岸关系推到了风口浪尖。今天,咱们就从赖清德的策略转变、特朗普的失势和日本的立场调整这三个角度,掰开揉碎地聊聊这事儿。 先说赖清德。这位民进党大佬,骨子里是“台独”的铁杆拥护者。2024年5月20日他上台那天,就放出豪言,要让台湾“站出去”。可一年过去了,岛内经济没起色,民生问题堆成山,外有大陆施压,内有蓝白阵营掐架,他日子不好过。5月18日,他在记者会上抛出“并购论”,说是两岸可以谈,但得有条件。这话比起之前动不动就喊“独立”的调调,确实低调了不少。可你说他真想跟大陆和解?未必。他这是在压力下换了个玩法,想稳住岛内情绪,同时试探大陆底线。专家都看出来了,这不过是换汤不换药,“台独”那套心思还在。 再看特朗普。这老头儿2025年虽然不当总统了,但影响力没完全散。前几年,他靠着强硬对华政策在美国政坛混得风生水起。可到了今年,中美在日内瓦的经贸会谈上,他推的那套“极限施压”彻底玩不转了。5月初,他跑去记者会上吹嘘,说什么“谈判有进展,能带来统一与和平”。这话听着玄乎,外界都猜他是不是在台湾问题上松口了。台湾民进党一听急了眼,生怕美国拿台湾当棋子卖了。赖清德的“并购论”赶在这时候抛出来,估计也有点想蹭特朗普的风头,拉近跟美国的距离。可惜,特朗普如今自身难保,他的话在美国政坛也就剩个回音。 日本这边更是个大转折。作为东亚的老玩家,日本在台湾问题上一直小心翼翼,既不得罪大陆,也不完全冷落台湾。可2025年5月8日,长崎市长铃木史朗公开说,台湾不是独立实体,连和平仪式的邀请都没给台湾留位子。这话一出,台湾代表团直接被晾在门外,面子丢大了。这不是市长个人的即兴发挥,日本政府后头也没出来“澄清”,摆明了是态度变了。分析说,这跟日本近年来跟大陆关系缓和脱不了干系。台湾这回算看明白了,靠日本当“靠山”怕是指望不下了。 赖清德的“并购论”一扔出来,两岸反应那是天差地别。大陆这边挺淡定,外交部就甩了一句“欢迎有利于和平的努力”,没多搭理。台湾岛内可热闹了,街头巷尾都在议论,有人觉得赖清德这是认怂了,也有人说他就是在耍嘴皮子。蓝白阵营逮着机会猛批民进党,说他政策翻来覆去没个准谱儿。民意调查显示,台湾民众对经济问题的不满已经盖过了政治口号,赖清德这招“并购论”安抚民心的效果,估计也就那么回事儿。 特朗普的处境也好不到哪去。日内瓦会谈后,他吹的那堆牛皮没兑现,国际上欧盟、日本、印度都不怎么买他的账。英国倒是吱了声支持,可也救不了他的颓势。他喊“统一与和平”那话,本想给自己加点分,结果反倒让台湾更慌。赖清德想靠着美国翻盘的算盘,怕是打错了。美国现在自己都乱成一锅粥,哪有心思管台湾这摊子事儿。 日本的改口更是给台湾当头一棒。长崎事件后,日本没再给台湾留啥幻想。过去几年,台湾总想着拉日美当后盾,可现在日本这态度一变,台湾的国际空间又被挤压了一块。赖清德这时候提“并购论”,估计也有点想稳住局势的意思,可他这招能管用多久,谁也不好说。 说到底,赖清德的“并购论”听着花哨,其实就是个缓兵之计。他态度是比一年前收敛了,可“台独”的根儿还在那儿没动。特朗普如今是失了势,日本也靠不住,台湾的处境只能说是越来越被动。未来两岸关系咋走,赖清德还能玩出啥花样,全看他怎么在这夹缝里找平衡了。可国际局势这趟浑水,他一个小岛能搅出多大浪花,还真不好说。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