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为了对付中国,找了日本、韩国、菲律宾、越南甚至俄罗斯都肯拉拢,结果只有印度人胆子最大,他们是真敢上啊。
先说印度这些年跟中国“叫过的板”,那可真是锣鼓喧天,这头一桩就是我们最无法容忍的“边境问题”。
2020年加勒万河谷那场冲突,印度军队越线挑衅,结果被中国边防部队打得灰头土脸。
印度之所以敢打,就是因为美国的存在,他们一边跟美国眉来眼去,一边在边境屯兵十万,摆出一副“替美国站岗”的架势。
美国当时就乐了,又是卖武器又是搞军演,恨不得把印度捧成“印太战略”的扛把子。
可快进到2024年排灯节,中印士兵已经在五个边境点互赠糖果了,这剧情反转得比电视剧还快!
因为印度心里门儿清:现在真打起来,自己那点从俄罗斯买的二手装备,在中国的高原合成旅面前就是纸老虎。
可在印度国内,他们似乎还不太安分,莫迪政府这几年封了200多个中国APP,从抖音到微信,一锅端了个干净,还动不动突击检查中企,扣个“偷税漏税”的帽子。
2024年印度财政部哭诉对华贸易逆差850亿美元,转头却要中国企业来投资,这不典型的“吃饭砸锅”吗?
更讽刺的是,印度搞“印度制造2.0”,结果发现离了中国零部件,连个螺丝都拧不紧。
比如智能手机市场,中国品牌占了八成份额,印度本土企业只能干瞪眼。
在这期间,美国还拉着印度搞什么“关键和新兴技术倡议”(iCET),说是要联手在半导体、人工智能上对付中国。
可您瞅瞅,印度连个像样的芯片厂都没有,最后还得从中国进口电子元件,美国通用电气和印度合研战斗机发动机?
嘿,印度斯坦航空公司的口碑谁不知道?摔飞机比造飞机还勤快!这合作在我看来,简直是拜登下台前给特朗普挖的坑。
别看印度嘴上喊得凶,真离了中国,它连三天都撑不住,因为我们把着印度人的“三个命门”。
这第一命门就是“产业链”。
印度制药号称“世界药房”,可70%的原料药得从中国进口,2020年疫情那会儿,印度急得跳脚,最后还是捏着鼻子求中国发货。
再说太阳能板,美国不让买中国的,印度就搞“贴牌生产”——从中国进口硅片、玻璃,组装完转手卖给美国,2022年对美出口暴增150%。
这操作,连《华盛顿邮报》都看不下去了,直呼“印度成了中国供应链的二道贩子”。
第二命门是“市场依赖”,中国不仅是印度最大贸易伙伴,更是印度工业的“输血站”,机械、电子、化学品,哪样不是中国货?
印度搞“生产激励计划”,砸了260亿美元想取代中国,结果发现本土成本比中国高28%,零部件还得从中国运。
这就好比盖楼不从打地基开始,非要在别人家房顶上搭积木,风一吹就倒。
第三命门在“战略平衡”,印度整天做梦当“世界大国”,可北边靠着中国,西边盯着巴基斯坦,家里还有个“印人党”天天煽动民族主义。
2024年莫迪为啥突然在边境“融冰”?还不是因为经济增速跌到5.7%,再不跟中国缓和,制造业就要崩盘!
您看中印外长一个月谈两次,印度嘴上喊“边界优先”,身体却很诚实——中国技术人员签证放宽了,直飞航班恢复了,连被扣的vivo高管都悄悄放了。
要说中国治印度,那靠的就是软硬兼施,1962年那一仗,印度被揍得丢盔弃甲,尼赫鲁的“大国梦”碎了一地,这教训够印度人记几辈子。
如今中国GDP是印度的五倍,军费顶它三倍,东风导弹指着新德里,歼-20绕着喜马拉雅山飞,印度敢动真格?
但咱中国不搞霸权,讲究的是“以理服人”,您看2024年中印边境“协同巡逻”,这就是告诉印度:闹,没好果子吃;谈,才有肉吃。
中国拉印度进上合组织、金砖银行,那是给台阶下;一带一路绕开印度,那是让它自己掂量——离了中国的朋友圈,它连斯里兰卡港口都争不过。
中国只要收紧原材料出口,印度工厂立马停工;限制光伏组件,莫迪的“绿色能源”计划就得泡汤。
更绝的是,中国握着印度海外市场的命根子——美国制裁中国商品,印度想当“中间商”,可中国一断供,它连组装厂都开不成。
这不,2025年一季度印度对华出口暴跌21%,莫迪急得直跳脚。
印度这国家,就像个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赌徒,明明手里攥着中国给的筹码,偏要上美国的赌桌装阔气。
可历史早就证明,跟中国硬碰硬的都没好下场。
当年英国殖民者靠鸦片撬开中国大门,结果呢?如今美国想复制“以印制华”,只怕是竹篮打水一场空,印度这“盟友”,关键时刻准掉链子!
咱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印度要是聪明,就该学学东盟:合作赚钱它不香吗?非要当炮灰,那可真是“敬酒不吃吃罚酒”了!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