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中国出手了!旨在破解特朗普针对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去向问题。 2025年5月

中国出手了!旨在破解特朗普针对哈佛大学,中国留学生的去向问题。 2025年5月23日,香港科技大学的一则声明震动国际教育界——该校宣布向所有哈佛大学在读国际生及已被哈佛录取的学生开放“无条件录取通道”,以应对美国政府突然撤销哈佛招收国际生资质引发的全球学术危机。 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学术营救”,不仅展现了港科大作为亚洲顶尖学府的担当,更折射出全球高等教育格局的深刻变革。 事件源于美国政府5月22日的行政令:暂停哈佛大学学生和交流学者项目资质,要求现有国际学生转学以维持合法身份。 这一政策直接影响哈佛近万名国际生,其中中国学生占比达20%。 哈佛大学紧急声明称该决定“非法且有害”,但无法阻止美国国土安全部冻结其国际生招生权限。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明确表态反对教育政治化,强调将“坚定维护海外学子权益”。 面对这场学术人道主义危机,香港科技大学在24小时内启动应急机制,向哈佛国际生提供无条件录取,免除标化成绩、推荐信等常规要求。 同时成立专责团队加速学分转移审核,最大限度保留学生学术进度,承诺“从马尼拉到波士顿的转学生,30天内完成全流程衔接”。 此外还将优先安排签证协助、校内住宿及跨文化适应指导,重点匹配人工智能、数据科学等哈佛优势学科,港科大“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全球排名第17位,可提供对等研究资源。 港科大此举绝非临时起意,而是基于其长期国际化战略。 该校2025年QS世界大学排名第47位,泰晤士高等教育全球年轻大学第3位,13个学科跻身全球50强。 逾80%研究成果被评为“国际卓越”,培育1800家初创企业(含10家独角兽)的创新创业生态。 作为连接中国内地与全球的枢纽,其“亚洲硅谷”定位吸引微软、商汤等顶尖企业在校园设立联合实验室。 港科大首席副校长郭毅可教授直言:“多元化是创造力的基石。 我们已准备好用前沿实验室、跨学科课程和全英文环境,让哈佛学子延续学术生命。” 这一表态与其“全球最国际化大学”排名第2的实践一脉相承——目前该校师生来自80余国,国际生占比超30%。 香港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同步发声,呼吁全港高校为流离学子提供支持。 这场学术救援行动背后,是多重时代命题的交织,当美国将学术交流武器化,亚洲高校正以开放姿态重构知识生产秩序。 港科大借机吸纳顶尖生源,其毕业生就业力连续十年稳居全球前30。 从被动“人才流失”到主动“危机引流”,亚洲高校正改写“西方中心”的百年教育版图。 这一事件综合港科大官方声明、中美政策文件及国际排名数据,全景呈现了全球教育变局中的中国高校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