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梁晓声曾就《人世间》里的人物设定,说过这样一句话:《人世间》里没有真正的坏人,只有精神不正常的人,才会一直干坏事。
所以,严格意义上来讲,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坏人有时也会良心发现,好人偶尔也会头脑发热,二者区别在于,每个人一直坚持和坚守的东西是什么。
当然,我明白你说的好人的概念,是指那些为人善良,辛苦操劳,却依旧活得艰难、憋屈的那些人。比如周秉昆,郑娟,孙赶超等等。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好人一生平安。好人有好报。虽然中华文化在人类的精神传承方面,在教育引导方面,一直倡导每个人要做个好人,但从先天性和人性角度来看,这几乎是一种奢望,一个难以企及的梦想。
代之而起的是,做人难,做好人更难,做一辈子的好人难上加难。
有一定阅历和社会经验的中老年人知道,人这一辈子,从小到大,从学校到职场,从家庭到单位,会遇到各式各样的人,遭遇各种各样的事,最后的结论多半是“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
这不是抱怨,更不是牢骚,而是活生生的现实。
因为你是个好人,你肯定善良隐忍,不跟人斤斤计较,不牢骚满腹,而且特别善解人意,特别能换位思考,所以就会让坏人有机可乘,让坏人肆无忌惮、为所欲为。
坏人之所以成为坏人,往往是他们活得特别自私,为了一己私利,会不顾道德,无视法律,有悖人伦,更不会在乎别人的评价,挤破脑袋,挖空心思想得到想要的一切。他们的普遍活法是:不要脸,无底线。
而好人是不会让自己堕落的,更从心底里鄙视不顾他人、伤害他人的做法。与人为善,老实做人,踏实做事,是他们对自己最根本的要求,人要脸树要皮是他们一生的遵循。
宁愿天下人负我,我不负天下人,是好人的基本操守和言行规范。因为此,注定好人的日子不好过。
回到《人世间》,针对每个具体的好人来说道说道。
秉昆虽说成绩不好,但他善良,懂事,孝顺,特别能吃苦。出息的哥哥姐姐都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抱负去了,照顾父母和家庭的重担就落在秉昆身上。
按理说,他老小,完全可以倚小卖小,躺在父母和哥哥姐姐们的大树下,不思进取,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可他没有,他从工人做起,接着干销售,承包书店、饭店,最后成为出版社的处长。不靠天不靠地,一路靠自己的打拼让家人过上了幸福的日子。
但因买房时签合同的大意,好不容易花大价钱买的大房子被迫还了回去,一家人又回到了光子片的老旧屋。
因为周蓉被派出所扣押,母亲李素华急火攻心,突发脑梗,一度成了植物人,接着父母突然双双离世,楠楠助人为乐,意外离世,又因过失致骆士宾死亡,被判9年牢狱之灾。
生活的所有灾难,仿佛都向他奔涌而来。好在他坚韧,耐挫,抗击打,他对楠楠说的那句“苦吗,嚼嚼咽了”,成了他鲜亮的人生底色,也给了我们看剧人面对痛苦挫折的正确认知和巨大力量。
再说郑娟。从小孤儿,被养母捡拾。长大后,因为年轻漂亮,被可恶的骆士宾qj,未婚先孕。遭遇儿子早逝,丈夫入狱。短短几十年,特别悲惨。
但她又是特别幸福的。丈夫秉昆非常爱她,公公婆婆从起初的不接纳到后来的特别喜欢信任,大儿子周楠特别懂事出息,本科清华,随后去哈佛大学攻读硕士,小儿子周聪也考上了名校山东大学。
她一直的善良和付出,也让她收获了别人没有的幸福和快乐。
孙赶超和于虹也是,虽然日子穷苦,但彼此不吵不闹,跟别人不争不抢,儿子孙胜体贴孝顺,懂事明理,成了哈工大的骄子。
尽管赶超为了让儿子安心上大学,选择了宁愿省钱不看病,卧轨自sha,结局让人唏嘘和心疼不已,我想这也是编剧想要的现实感和震撼效果吧。
说到底,无论好人坏人,只要有生老病死,生活就免不了酸甜苦辣、风霜雨雪,没有谁的人生是一帆风顺、一路坦途的。
好人的好处在于,心底永远阳光明媚,即使有难也不会阴云密布;心底无私天地宽。吃得下,睡得着,笑得出来,这人生的三个境界,是对好人的最高奖赏和最好诠释。
人生过到最后会发现,名和利都是虚妄,重要的人品过关,才能好人一生平安。
这个平安,不是没有困难痛苦,没有挫折困顿,而是心灵深处一直安心踏实,不闹心。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你的目标越大越远,降到你身上的压力担子就越重,另外因果还通三世,好好学学中华文化就不迷茫了
事实啊!社会就是这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