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参崴,今称符拉迪沃斯托克,是俄罗斯远东的重要城市,其历史与中国紧密相连。17世纪中期起,沙俄便觊觎此地,最终在1860年通过《中俄北京条约》割占。此前,海参崴在唐、明、清时期均属中国领土。
沙俄占领后,将其改名为符拉迪沃斯托克,并大力发展基础设施,使其成为远东的交通枢纽和军事基地。苏联时期,海参崴继续作为经济和军事中心得到加强。1945年,《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规定苏联承认中国对海参崴的主权,并承诺归还,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了此地,并未履行承诺。
尽管中俄就海参崴归属多次谈判未果,但现代的海参崴已成为俄罗斯远东的重要城市,海陆空运输发达,经济军事地位重要。2001年,中俄签订《睦邻友好合作条约》,正式确认俄罗斯对海参崴的主权。
海参崴拥有三个海湾,气候温和,适合全年航行,是远东的物流中心。尽管未能按计划回归中国,但中俄在其他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2021年,中俄达成协议,开放海参崴港口对中国东北地区,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
海参崴的归属问题反映了国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从历史角度看,它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因历史原因未能回归。然而,中俄在新的历史时期通过合作与交流,共同应对挑战,为地区和平与发展贡献力量。
海参崴的故事不仅是城市的兴衰,更是中俄关系变迁的缩影。尽管归属未变,但中俄合作不断深化,希望未来两国能继续秉持合作共赢精神,共创美好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