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有个朋友说,她每隔三个月就得去做一次复查,每次都要做头部、胸部和腹部的CT扫描。且不说麻烦,做CT时放射线会对身体还有不小的危害。
其实对于早期乳腺癌术后复查来讲,这么频繁可能没必要。毕竟就算出现复发,病情也是逐渐发展的,对吧?感觉这样的检查安排实在是太频繁了!

复查、随访在医疗过程中非常重要,它不仅用于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还衡量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遵从情况及潜在的不良反应。
此外,随访能够监测疾病复发的迹象,对于早期诊断、及时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复查的频率通常依据疾病的复发风险高低来确定。例如,对于复发风险相对较低的0期和1期患者,在前两年内,也可以考虑每6个月进行一次复查。而对于复发风险较高的患者,则需相应增加复查的频率。
通常建议的随访频率为:手术后前两年,每三个月复查一次;第三年至第五年期间,每六个月复查一次;五年之后,则可调整为每年复查一次。
02.术后常规复查复查时,要与主诊医师多沟通,告知您近期是否经历了疼痛、瘙痒,或者其他任何不适感,也可以说说您心中的疑惑和担心。
医生会检查伤口区域,还有观察患侧上肢是否有肿胀现象,可能是淋巴回流受阻的问题,必须予以充分重视。
超声检查是复查中常用的手段之一,主要用于观测腹部肝脏及其他相关脏器的状况,同时检查乳腺手术区域、腋窝、锁骨上下区域以及内乳淋巴引流区是否存在异常。
血常规、肝肾功能、血脂、血糖以及肿瘤标志物等血液检查是每次必做的项目,全面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
对于乳腺癌,常用的肿瘤标志物如CA153和癌胚抗原等具有一定的提示意义。
使用双膦酸盐期间,需定期查电解质水平。内分泌治疗多会对骨健康造成影响,可以检测骨代谢指标,如25-羟基维生素D和骨钙素等。
体格检查、超声检查及血液检查通常依据推荐的频率执行,例如在手术后的头两年内,建议每隔三个月进行一次检查。
乳腺X线摄片检查对沙粒样钙化及结构扭曲等异常表现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有助于及早发现潜在问题,因此建议每年接受一次检查。
由于乳腺癌细胞容易转移到肺脏,因此特别需要关注,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胸部CT检查。
03. 妇科检查内分泌治疗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妇科健康。比如说,服用他莫昔芬这种药,很容易出现子宫内膜增厚的问题。
所以,在进行内分泌治疗期间,一定要关注子宫内膜的状况,服用他莫昔芬的时候,要对子宫内膜做常规检查。
妇科检查按照常规推荐的时间来就行,可以和其他超声检查一起做。
04. 骨密度检测绝经前的患者要是用卵巢功能抑制剂治疗,或者绝经后的患者选择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都会让体内雌激素水平受到影响。
雌激素可是女性体内一种很重要的激素,它不光参与生殖系统的功能调节,对骨骼健康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雌激素水平降低会影响骨头健康,所以需要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建议每6到12个月做一次骨密度检测,同时结合25-羟基维生素D、骨钙素等骨代谢指标的检测,来评估骨代谢情况,这样就能制定出适合个人的治疗方案。
05. 骨扫描乳腺癌发生骨转移的可能性比较高,特别是激素受体阳性的患者。不过在临床实际操作中,并不把骨扫描当作常规检查项目。一般推荐淋巴结阳性且数量达到或超过4枚的患者,每年做一次骨扫描检查。
要是出现了可能暗示骨转移的症状或体征,也要考虑做骨扫描。
像胸椎、腰椎、肋骨这些地方疼,或者血液里的碱性磷酸酶水平异常升高,可能是骨转移的信号,需要进一步确认。
骨扫描的敏感度很高,一般在X线检查发现问题之前的3到6个月,它就能检测到异常情况。
但是,骨扫描有可能出现假阳性,比如有骨外伤的时候。要是骨扫描结果提示可能有骨转移,就得结合其他影像学检查,像CT、MRI等一起判断,甚至还需要做病理检查来确诊。
06. 脑部CT或MRI脑部检查通常不是乳腺癌术后的常规检查项目。但是,如果淋巴结阳性的数量达到或超过4枚,复发风险就比较高,尤其是HER2阳性或者三阴性乳腺癌患者,建议每年做一次脑部检查,可以选择脑部CT扫描或者磁共振成像(MRI)。
要是怀疑有脑转移,就得马上做脑部检查。比如出现头痛,而且这种头痛越来越严重,普通药物也缓解不了,还有视物模糊、走路不稳等神经系统方面的症状,这些都可能是脑部病变的信号。
在脑部检查方法里,增强磁共振成像的检测出病变的概率通常是最高的。所以怀疑脑转移的时候,增强磁共振往往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07. 心超、心电图、心肌酶谱在乳腺癌治疗中,蒽环类药物、抗HER2靶向药物是最常用的,而且近年来免疫制剂也广泛应用。
不过,这些药物大多会对心脏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做心脏超声检查、心电图监测以及心肌酶谱检测就特别重要,建议在用药期间每三个月检查一次。
08. 乳腺MRI现在因为早期筛查做得好,很多肿瘤在早期就被发现了,这就为保乳手术创造了条件。虽然术后乳房保留下来了,但这个地方是复发和再发的高风险区域。
平时一般通过超声、钼靶进行常规复查,要是发现可疑情况该怎么办呢?可以每年做一次磁共振检查。
曾经有个患者,术后自己检查的时候摸到乳腺有肿块,超声和钼靶检查都没发现问题,最后做磁共振检查才发现了,自己或对身体变化感觉更敏锐吧。
09. 腹部、盆腔MRI乳腺癌容易引发肝转移,同时,携带BRCA突变的患者卵巢癌变的风险也比较高。因为超声检查的分辨率相对低一些,有时候就可以考虑用磁共振检查,这样能得到更清晰的图像。
10. PET-CTPET-CT也就是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 计算机断层扫描,是一种先进的功能性影像技术,而且是全身性的检查手段。
但是,由于PET-CT检查费用很高,一般不会把它当作常规检查手段,只有在特定情况下才会考虑使用。
参考文献:
中国抗癌协会中华医学会肿瘤分会乳腺癌诊治指南与规范(2025年版精要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