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摄鲁迅这张遗照的作者,后来的解放军师级干部的悲情人生

华清聊军事 2023-02-16 14:25:08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在上海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他的离世意味着后无来者,中国迄今再未出一个能与鲁迅比肩的文学大师、思想家、革命家的文化名人。而鲁迅先生这张遗照的拍摄者,则是极具悲情人生的八路军著名摄影师沙飞。拍完鲁讯先生遗照14年后,已经是解放军师级干部的沙飞,却被错误地处决,年仅38岁,令人扼腕痛惜。

鲁讯遗照,沙飞拍摄(1936年10月19日)

沙飞原名司徒传,广东开平人,1912年5月5日出生于一个富有的药商家庭,1936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司徒传从青年时期开始,从喜爱鲁迅的文章开始,思想认识也逐渐深受鲁迅的影响,心中饱含着强烈的忧国忧民意识,14岁就参加了北伐军,在军队从事无线电技术工作。离开军队后,他迷上了摄影,于是效仿鲁迅先生,以胶片为武器,记录中国社会底层的现状。1935年6月,他以沙飞的别名加入上海黑白影社。

其实,沙飞与鲁迅的友谊只有10天。但正是这10天时间,却在沙飞的心中留下了永恒的缅怀和思念,直到生命结束。沙飞对鲁迅先生的这种情愫,非常纯粹且难能可贵,令人感动唏嘘。

1936年10月8日,第二次全国木刻展览会在上海举办,闻知鲁迅抱病要来展会,对先生仰慕已久的沙飞终于如愿以偿,在会馆见到了鲁迅,并抓拍了一张鲁迅生前唯一一张面带笑容的照片。11天后,鲁迅先生病逝,悲痛万分的沙飞拍下了鲁迅这张著名的遗照。照片在媒体上刊发后,立刻引起了轰动,沙飞也由此名噪一时,成为业界知名的摄影师。

鲁讯在木刻展会上,沙飞拍摄(1936年10月8日)

1937年底,沙飞参加了八路军,在枪林弹雨的战场上,沙飞以现场写实的风格开创了战地纪实摄影的一个历史,甚至迄今都有深远的影响。因此,沙飞对中国革命的卓越贡献,永载史册。

1941日寇发动了秋季大扫荡,沙飞亲临了白求恩卫校200多个医护生被日寇屠杀的现场,内心受到了强烈刺激,对日寇恨之入骨。后来人们通过对沙飞种种言行举止的回顾分析,确定了他已经出现了精神偏执的问题。但基于条件所限以及战事紧张,几乎不可能对他的异常表现予以足够重视,更不可能做出正确诊断。结果,终于酿成了悲剧。

1949年12月,在白求恩医院住院的沙飞,因出现严重的幻觉,开枪打死了日本籍医生津泽胜。顺便提一下津泽胜,他是伪满州国医科大学内科医生,1943年在北京日本陆军医院工作。抗战胜利后,与夫人主动申请加入了八路军。经查,虽然津泽胜也当过鬼子医生,但身上没有中国人的血债。而且在解放战争中,拯救了许多解放军官兵的生命。因此,他是一位正直的国际友人,中国人的朋友。尤其令人不忍的是,他还是沙飞的主治医生,他的不幸遇害,非常令人痛惜。

1950年3月4日,沙飞在石家庄被华北军区处以极刑。

沙飞摄影(1941年)

1986年5月北京军区军事法院经再审查明,沙飞当时已经罹患精神病,不应负刑事责任,蒙冤屈死36年后,沙飞终于得到了平反。

令人百感交集的是,沙飞被执行死刑后,从他身上掉下一个小铁盒,熟悉他的人都知道,那里面装得是鲁迅照片的底片,两个伟大的灵魂在天堂再次相会。

本篇以鲁迅的一首诗作结尾:“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0 阅读:13

华清聊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