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遇大事抢厕纸,是美国人的经济问题还是心理问题?

大家支一招 2024-10-06 16:04:36

前些天美国东部码头工人大罢工,号称是二战后美国规模最大的码头工人罢工。

一时间风云涌动,各个金融机构纷纷发出预警,有的说经济损失每天超过五十亿美元;有的说预计总损失将超过两千亿;有的说美国西部的港口也将因此瘫痪;还有的说罢工将重创建筑、家居和零售行业,预计有上千中小企业因此破产。

奇怪的是,企业没怎么样,美国底层民众先炸了窝,连续一周,美国的各个连锁超市都是人满为患,抢购物资的一幕如约上演,当然其中的主角还是卫生纸。很多超市不得不再次祭出限购的条款,可东部城市依旧大多数超市卫生纸被抢光。

没想到,罢工仅仅两天,就传出工会决先复工,后谈判的决定,码头又开始运转了。不知道那些刚刚囤积了大量卫生纸的美国人是怎样的心情。

不过对于美国人每遇大事必先囤纸的习惯,笔者虽然见怪不怪,但依旧不明其理。

曾有人告诉我,大部分美国人都有囤积癖,一方面是人均居住面积比较大,很多人的房子有单独的储物间,不够还有车库,足以满足大量物资的存放。

另一方面,很多美国人都住在离城市较远的卫星城或乡下,经常一周才去采购一次,所以养成了一次采购大量生活用品的习惯。

而美国超市里手纸的包装都比较巨大,二十四卷一大包的最常见,体积大、价格便宜,堆放起来很有成就感,也有安全感,所以成了囤货的首选。

也有人告诉我,美国的手纸属于战略物资。因为是每个家庭必备,而且消耗量极大,所以美国历史上的经济大萧条时,物资供应紧张,这玩意儿真的经常作为以物易物的标的出现。

一卷手纸换两个面包,两卷手纸换一瓶牛奶,一包手纸换换一盒子弹的事,真的曾经在历史上多次出现。

不过对于每遇大事囤厕纸的现象,还是加州大学一位社会学家的观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

他认为,美国囤手纸源自一种文化自卑。最初登陆美洲的是一帮贫穷的清教徒,而后来几十年,移民美国的主力依旧是逃犯、破产农民和奴隶。

所以早期美国被欧洲人称为被文明遗忘的角落。即使在后来美国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难堪的记忆依旧左右甚至支配着美国人的潜意识。

那么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即便美国拥有了全世界最多的博物馆、图书馆和大学,但那个潜意识依旧让美国人有很多看似疯狂,实为传承的迷惑行为。

比如,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人类历史最伟大的发明是抽水马桶和手纸,这是人类真正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同理,人类失去马桶和手纸,也就与文明生活挥手告别。

所以作为消费品的手纸,在美国人的潜意识里意义重大。虽然我们无法举出任何美国人失去手纸而行为异变的案例,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往这个方向上焦虑。这可能就是引发美国人总担心家里手纸不够用的心理学解读。

也可能是这个原因,在这次美国码头工人工会刚刚宣布罢工时间后,第一个站出来发声的竟然是某知名百货零售商,它宣布,美国的手纸绝大部分都是美国本土生产的。

看似不知所云,其实是在第一时间安慰消费者,码头工人罢工不会影响卫生纸,不需要去超市抢购了。再查查您还会惊讶发现,在美国制造业外移最猛烈的那些年里,独有卫生纸生产厂从未撤出过美国。

由此可见,手纸给美国人带来的安全感,绝不仅仅是包装体量上的安全感。手纸对美国人而言,即是最容易获取的自由,也是最难以摆脱的枷锁。

0 阅读:88

大家支一招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