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歌可敬!张桂梅校长被人民日报采访时,说到激动处,哭了出来:“我谁都对得起,就对不起女高的老师们!” 在云南的大山深处,有一所华坪女子高中,它宛如一座灯塔,照亮了无数山区女孩的人生道路。 多年来,从这里走出了2000多名毕业生,近八成的学生考上了大学。 这些女孩曾经或是放羊娃,或是挑水女,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为了医生、老师、工程师,彻底改写了自己与家族的命运。 她们的成功,离不开背后那一群默默奉献的教育者们。 咱们把目光投向张桂梅校长,她的人生经历堪称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 张桂梅本是东北人,18岁时奔赴云南支援边疆,一开始在林业企业工作,后来因为林业子弟学校缺老师,她便转岗投身教育事业。 在大理教书时,她遭遇了人生的重大变故,丈夫因癌症去世,这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 可命运的磨难并未就此结束,1997年,她自己也查出患有重病,体内肿瘤严重到吓人的程度。 但即便如此,因为中考在即,她放心不下学生,手术后没多久,就拖着病体毅然回到了课堂。 在教学过程中,张桂梅目睹了太多山区女孩的悲惨命运。 她们因为家庭贫困,没钱没资源,小小年纪就被逼着放弃学业,十几岁就嫁人,继续在困苦中轮回。 张桂梅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她的内心憋着一股劲儿,决心要为这些女孩做些什么。 于是,她毅然决然地要建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让大山里的女孩也能有机会读书,走出一条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可建一所学校,谈何容易啊! 当时山区的教育资源本就匮乏得可怜,她所在的地方更是穷得叮当响。 为了筹集建校资金,张桂梅四处奔走拉赞助,不知道磨破了多少嘴皮子,可得到的回应却寥寥无几。 钱不够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把自己的工资、积蓄全部砸了进去。 就这样,历经无数的艰难困苦,在2008年,她心心念念的华坪女子高中终于建成了。 这所学校专门招收贫困家庭的女孩,学费、住宿费全免,给那些几乎被命运遗忘的女孩们打开了一扇希望之门。 学校刚建成的时候,条件艰苦得让人揪心。 教室是几间破旧的平房,桌椅都是东拼西凑来的,老师的工资低得可怜。 张桂梅自己就住校,吃着食堂最简单的饭菜,衣服穿到发白、带洞了也不舍得换新的。 有一回她去北京开会,穿着带洞的旧裤子站在人民大会堂里,显得格格不入,工作人员让她换身正式衣服,她只能尴尬地说没带。 她把所有的心思都扑在了学校上,恨不得把每一分钱都花在学生身上。 在华坪女高,有这样一群和张桂梅校长一样无私奉献的老师们。 这并非个例。 2021年,广西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放弃大城市的工作机会,主动请缨到深度贫困村工作。 驻村期间,她两个月走遍全村195户贫困户,绘制“民情地图”,一年行车里程约2.5万公里。 她带领村民脱贫,全村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 2019年6月,她因遭遇山洪,不幸壮烈殉职,把生命奉献给了脱贫攻坚事业。 2003年,河南省登封市公安局局长任长霞,为保障当地治安,深入基层,破获诸多案件,深受百姓爱戴。 2004年4月14日,她在办案途中遭遇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0岁。 他们都和华坪女高的教师们一样,为了心中的信念,无私地奉献着自己。 张桂梅校长连续15年坚持送考,从学校第一届学生高考开始,从未缺席。 张桂梅校长的付出和精神感动了无数人,她荣获了“七一勋章”等顶级荣誉,学校也被评为先进集体。 毕业生们也纷纷回馈母校,有人凑钱设立助学基金,帮助更多贫困女孩上学;有人干脆回到学校当老师,把张桂梅校长的信念传承下去。 张桂梅校长身体被20多种疾病缠身,每天都得靠吃药才能撑下去,可她还是放不下学校,只要还能动,就要陪着孩子们。 她用自己的一生,为那些求学无门的孩子们,点燃了无数盏希望之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