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南京陈新民在地摊上发现一个瓶子。他把玩半天决定买下、于是开口道:10根金条,卖吗?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那年的南京,新街口的街角还留着战火后的烟火气,地摊上摆着各式各样的老物件,从铜钱到瓷碗,杂乱中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陈新民穿着洗得发白的长衫,蹲在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前,手指轻轻抚过一只沾着泥土的青花梅瓶。 瓶身上,萧何策马扬鞭,韩信驻足江边,老船夫撑着竹筏,这画面像是从历史书上活生生跳出来的。 摊主是个眼神飘忽的瘦小男人,开口就要十根金条,周围看热闹的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价钱够在城南买两间铺面。 陈新民没还价,掏空家底递过金条,他认得那釉色,蓝得像是能把人吸进去,白胎透亮得像月光,这分明是元代官窑的笔触,画工活脱脱把《史记》里的典故钉在了瓷壁上。 梅瓶抱回家的当晚,他对着油灯翻来覆去琢磨,瓶底的土腥味混着松烟香,他越想越不对劲,元青花存世不过百件,画人物的更是凤毛麟角,朱元璋赏给义子沐英的陪葬品怎会流落市井? 天没亮他就冲进市政府,撞上市长刘伯承正在晨练,听说可能牵扯明孝陵盗案,刘帅手里的茶缸差点摔地上,立刻派兵封了沐英墓。 墓室角落果然有个新鲜的盗洞,盗墓贼“状元”康永海的名字从老档案里浮了出来。 这人在江宁盗墓圈号称“地老鼠”,祖上三代专扒王侯坟,解放后消停了一阵,没想到为这梅瓶重操旧业。 陈新民假装贪心商人放话要“再收宝贝”,康永海果然带着沐英墓里的铜喇叭和玉带钩自投罗网。 警察冲进客栈时,这个盗墓状元正蹲在炕上啃鸭脖,赃物就大咧咧堆在墙角。 后来公审大会上,康永海对着法官嘟囔“早晓得这瓶子值十亿,该多要二十根金条”,台下哄笑中带着唏嘘。 而那只梅瓶经专家鉴定,竟是全世界仅存三件的元青花人物故事瓶之一,画工之精连现代3D打印都复刻不出釉彩的层次感。 陈新民捐瓶那天,南京博物院门口围得水泄不通,有人笑他傻,五根金条换的宝贝说捐就捐,也有人骂他精,用国宝换了个流芳百世的名声。 他站在人群外,看阳光透过玻璃展柜在梅瓶上淌成银河,后来在日记里写:“韩信跟萧何跑了千年,终究要回到该待的地方。” 倒是有香港富豪开出十亿天价想私购,被博物馆长一句“除非从我尸体上跨过去”怼了回去。 七十年过去,梅瓶还在南京博物院的中央展厅泛着幽蓝的光,游客挤在展柜前拍照发朋友圈时,很少人知道角落里那个捐宝人的黑白照片是谁。 陈新民晚年总爱晃到博物院,有次听见导游把“十根金条”说成“五根”,他咧嘴一笑没纠正。 历史比梅瓶上的釉彩还容易剥落,但有些选择像瓷胎一样硬气,当年他若转手卖给上海洋行,今天这瓶子大概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当“亚洲艺术代言人”,而沐英墓的故事只会变成盗墓小说里的一行脚注。 信息来源:《1950年南京街头5根金条换回的国宝元青花梅瓶!如今价值十亿!》 《南京古墓被盗?陈新民发现蹊跷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