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懂了这四句话,也就理解了中医!! 1. 肺随胃降 指肺气的肃降功能与胃气的通降功

懂了这四句话,也就理解了中医!!

1. 肺随胃降

指肺气的肃降功能与胃气的通降功能相互协调。肺主肃降(将清气向下输布),胃主降浊(将食物残渣向下传导)。肺气随胃气下降,共同维持气机的下行,防止气逆。在五行中,肺属金,胃属土,土生金,脾(胃的配对脏)为肺之母。胃气降则肺气降,反之,胃气上逆(如胃食管反流)可能引发肺气上逆,导致咳嗽、气喘等症状。

2. 肝随脾升

指肝气的升发功能依赖脾气的升清作用。肝主疏泄(调节气机上升),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至心肺)。脾气健运,则肝气条达;脾虚则肝郁。

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但需土培。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气升则肝血得养,肝气才能正常疏泄。若脾虚不升,肝气易郁结,引发情绪问题或消化紊乱。

3. 气随血行

指气的运行依赖于血的承载和推动。气为血之帅(气推动血行),血为气之母(血为气提供载体)。气血互根互用,气行则血行,血滞则气滞。

气血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属阴阳关系(气为阳,血为阴)。血行脉中,气附于血,两者不可分离。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瘀。

4. 火从寒起

指寒邪过盛或寒证日久,可能转化为热证(火证)。寒极生热,是阴阳转化的表现。外感寒邪入里化热,或阳虚寒盛导致虚火上炎。

中医认为“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阴)至极点可化热(阳)。例如,寒邪侵袭体表,若未及时发散,可入里化热,出现发热、口渴等症。

评论列表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中医上千亿次药量还不知何写教人写药量 4
2025-07-15 16:05
中医好历害的也就。 中医变态们连今天是中医如果有效证明中医是变态而不是中医无效证明中医变态都分不清。还天天说中医有5000年的有效治病历史。连等于说中医已经做了5000年变态都不知道。大枣有效且大枣能吃到饱。为什么当药用几个 这不就是喜欢病的越久越好吗。医者父母心不更证明中医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而这不夠证明中医变态,是吃的越多效果越大不对。还是效果越大病好的越快不对。还是中医不是医者父母心啦。还是大枣不能治病。所以不能做参考意义 还是大枣沒有病可以吃到饱沒有毒。病人吃反而有毒啦。中医变态们光叫有用吗。能阻止宣传中医变态的越来越少吗。眼瞎吗,后面有证明中医为什么是变态,现在是中医如果能治病证明中医是变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