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咸丰九年,左宗棠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因没有下跪请安,被左宗棠骂了一句:“武官见我,

咸丰九年,左宗棠家中来了一位客人,因没有下跪请安,被左宗棠骂了一句:“武官见我,不论大小都要叩拜,你为何不跪?”客人不屑的冷笑一声,带着怒火转身离开。 这事儿得从咸丰九年四月说起。当时,永州镇总兵樊燮跑去长沙拜见湖南巡抚骆秉章。樊燮是个正二品的武官,靠着湖广总督官文撑腰,在地方上横行霸道,甚至还被保举要升从一品的湖南提督。可惜,他作恶太多,被骆秉章参了一本,直接革职待查。这次来长沙,他是想找骆秉章求情,保住自己的官位。 樊燮到了巡抚衙门,正要进去,却被左宗棠拦住了。左宗棠当时只是骆秉章的幕僚,没啥正式官职,但他在湖南军政里是实打实的大脑,骆秉章啥事儿都靠他。左宗棠见樊燮没下跪请安,觉得这家伙太不把自己当回事,就直接发话,要求他按规矩来。结果樊燮压根不买账,觉得自己是二品大员,哪轮得到一个小幕僚指手画脚,当场就顶了回去。左宗棠脾气上来,直接开骂,把樊燮轰了出去。 樊燮吃了这么大个亏,咽不下这口气,回去就跟官文告状。官文抓着机会,立马给朝廷上奏,说左宗棠是个“劣幕”,得严惩。这事儿在朝野炸开了锅,咸丰帝也被搞得头大。左宗棠虽然没官职,但他在湖南太重要了,动了他怕影响大局。幸好有胡林翼和曾国藩保他,胡林翼还说了句狠话:“国家不可无湖南,湖南不可无左宗棠。”最后,朝廷没重罚,左宗棠只是被迫离开幕府,算是躲过一劫。 晚清的官场,规矩多得要命。武官见文官,通常得下跪请安,这是等级制度的体现。左宗棠虽是幕僚,但因为手握实权,在湖南地界谁不给他三分面子?他要求樊燮下跪,其实也是想立威。可樊燮这种靠后台混上来的人,根本不吃这一套,觉得自己不比谁低一等。 这事儿不光是礼仪问题,背后还有大佬们的博弈。樊燮是官文的人,官文跟骆秉章不对付,想通过樊燮掺和湖南的事务。左宗棠是骆秉章的铁杆心腹,哪能让外人随便插手?这次冲突,其实是两边势力的一次小交锋。左宗棠骂人,是在护主;樊燮硬刚,是在撑后台。 这桩事儿看着是小冲突,其实反映了晚清官场的烂摊子。左宗棠靠才干站稳脚跟,可也因为脾气太冲,树敌不少。这次他差点栽了,但也因祸得福,后来投奔曾国藩,干出一番大事业。樊燮呢,被革职后回了老家,还立了个“洗辱牌”,逼着子孙争气。后来他儿子真考中进士,也算出了口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