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特朗普关税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副作用:大大提高了美国底层群体的平均认知水平。 ​昨

特朗普关税战有个非常有意思的副作用:大大提高了美国底层群体的平均认知水平。 ​昨天特朗普说,关税战让美国赚了250亿美元,自己太厉害了……结果美国人立马开启了吐槽,说这钱不是美国赚的,是美国人自己付的。 ​因为关税不是跑到其他国家去收,而是货物进入美国以后收取的,付钱的是进口商,最后传导到零售价上。 ​要知道,特朗普之前的铁杆支持群体红脖子们,一直误以为关税是直接收其他国家,他们脑子里面幻想出来的画面是,美国飞机飞到中国,从我们金库里面拉上钱,又飞回美国…… ​直到这些天亲自感受到了物价上涨,才终于反应过来,特朗普描绘的「美国赢了」,其实是「特朗普赢了,美国人穷了」。 这认知觉醒的过程,简直像看一场反转剧。得克萨斯州那个开皮卡的农场主,去年还举着“让美国再次伟大”的牌子参加集会,现在对着镜头骂骂咧咧——他货架上的中国农具涨了15%,卖不出去只能堆在仓库,而他自己买的中国制造的拖拉机零件,报价单上的数字比去年多了整整三行。 最逗的是那些小超市老板。佛罗里达有个拉丁裔店主,之前总跟顾客吹嘘“特朗普让中国付钱”,现在货架上的玩具区空了一半。进价3美元的塑料恐龙,加了关税后要卖5美元才保本,家长们都嫌贵,转头买了墨西哥产的劣质货。他对着本地报纸抱怨:“特朗普说赚了250亿?我看都进了那些大进口商的口袋,我们这些小老板倒成了冤大头。” 红脖子们的幻想破灭,比谁都彻底。俄亥俄州的钢铁工人,当初以为关税能保住饭碗,结果发现工厂没倒闭,但家里的电费涨了——因为美国钢铁厂用的煤炭,有三成靠进口,关税推高了煤炭价格,最后连带着居民用电一起涨价。有个工人在社交媒体上晒账单:“上个月电费多交了47美元,够买两箱啤酒了。这就是特朗普说的‘赢了’?” 更讽刺的是特朗普吹嘘的那250亿。美国商务部自己算的账,这笔钱里,有180亿来自日用消费品。也就是说,每个美国家庭平均每年要多掏850美元,才能维持原来的生活水平。而这些钱,并没有像特朗普说的那样“用来建墙”,反而有一大半补贴给了亏损的大豆农场主——因为中国减少进口后,美国大豆堆成了山,不补贴就得破产。 红脖子们终于琢磨过味儿来:关税这东西,就像从左口袋掏钱放进右口袋,看着总数没变,自己的口袋却空了。之前他们听特朗普喊“中国买单”,就像听童话故事,直到超市里的牛奶从3美元涨到4美元,才突然明白——哪有什么“别人付钱”,羊毛终究出在羊身上。 这种认知升级,比任何媒体宣传都管用。密歇根州的一个卡车司机,之前总骂“中国制造抢了工作”,现在跑长途时宁愿绕远路去加拿大加油——因为美国的汽油里掺了玉米乙醇,而玉米价格被关税炒高了。他在电台采访里说:“我算是看明白了,政客们的嘴,还不如我车斗里的铁链靠谱。” 特朗普大概没料到,自己发起的关税战,最后成了给美国底层上的一堂经济学课。那些曾经被“美国优先”冲昏头脑的人,在一次次掏钱包的时候,终于看清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国际贸易不是零和游戏,你加别人的税,最后往往会变成自己身上的负担。 这场闹剧最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不是专家学者讲明白了什么大道理,而是超市货架上的价格标签,让红脖子们第一次认真思考:所谓的“赢”,到底是谁赢了?当他们发现自己成了代价,那些曾经的狂热,自然也就慢慢冷却了。

评论列表

Jason
Jason
2025-07-16 04:48
从自己人身上捞钱最安全,这是资本家的常规操作。红脖子们不服就赶干倒不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