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时,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副政委史骥在广州出差,偶尔遇见了广东省旅游局党组书记的陈立,,史一见大为惊异,不禁珠泪双流地问:“你还在世呀!不是已经死了吗?!”这一问也把陈立弄个莫名其妙, 史骥,1910年代生在河北农村,家里种地为生,小时候没少见战乱苦日子。日本侵华那几年,他看不下去,1939年投身八路军一二〇师津南自卫军,当了个宣传队长。别看他瘦巴巴的,讲起话来一套一套,特别会鼓舞士气。抗战后,他在部队干了不少年,后来调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80年代当上副政委,管政治教育,踏实肯干,挺受人敬重。 陈立,1910年代末生在山东渔村,小时候家里靠海吃饭。他从小爱画画唱歌,挺有才华。1939年,十八九岁的他参军,也进了津南自卫军,当政治指导员。他年轻有劲,宣传工作干得热火朝天,战士们都喜欢他。战后他在地方上混得不错,凭本事一步步爬到广东省旅游局党组书记,80年代负责旅游发展,干得有模有样。 张仲瀚,1900年代初生在山西,家里有点学问底子。他1933年入党,抗战爆发后组织抗日队伍,当上津南自卫军司令员。他脑子清楚,做事果断,部队里威信高。1939年那会儿,他管着陈立和史骥,关键时刻救了陈立一命。战后他辗转多地,建国后还参与新疆兵团建设,1980年因病去世,是个值得敬佩的老革命。 1980年代,史骥去广州出差,偶然碰上陈立。那一刻,他愣住了,以为自己眼花了。几十年前,他亲眼见陈立被政治部带走,以为他早没命了,结果人好端端站在眼前,史骥眼泪一下就下来了。陈立被他搞懵了,完全不知道咋回事。原来,1939年津南自卫军那会儿,政治部搞错了,把陈立当成“托派”抓起来,要处理掉。史骥当时急得不行,可啥也做不了,只能眼睁睁看着战友被带走。 那天之后,部队里都传陈立没活下来,史骥也信了,心里一直放不下来。谁知道,张仲瀚悄悄干了件大事。他看出陈立是被冤枉的,冒着风险编了个理由,说是派他去抗大学习,把人放走了。这事儿瞒得严实,陈立自己都以为是正常调动,压根不知道差点没命。史骥这边却一直蒙在鼓里,以为自己兄弟没了。这次重逢,才算把真相抖出来。 这次偶遇,史骥和陈立总算把当年的事弄明白了。史骥跟陈立讲了1939年的经过,陈立才知道自己差点没了命,全靠张仲瀚救了一把。他感慨万千,说张司令真是恩人。史骥也松了口气,几十年的愧疚终于放下。俩人聊起抗战那段日子,都觉得能活下来不容易,更别提还能再见面。 史骥后来跟陈立讲了自己在新疆兵团的经历,开荒种地,日子苦但有意义。陈立也说了在广东搞旅游的事儿,靠着老本行把工作干得风生水起。他们还一起缅怀张仲瀚,觉得他那种担当真不多见。这次重逢不光是老朋友见面,更是把历史上的误会解开了。俩人都觉得,这段缘分挺珍贵,也提醒大家,战争里的人情味和牺牲精神不能忘。 这事儿还让人想想,历史不光是大事儿,还有这些小人物的命运行踪。史骥和陈立的重逢,说明战友情不是说断就断的,哪怕隔了几十年,照样能接上。张仲瀚那时候的决定,不光救了陈立,也让后人看到点啥叫义气。这样的故事,接地气又真实,挺值得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