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是最古老的二进制编码!这不是在吹牛,这是真实的历史!

孙三盘文化 2025-01-15 10:26:58

众所周知,西方的二进制产生了现代的计算机,东方的《易经》是中国古老的经典。二者之间似乎隔着时间与空间不逾越的鸿沟。但二进制的产生,确实与《易经》过交集,这是真实的历史。

二进制是一种计数系统,它只有两个数码:0和1。在二进制中,所有的数字都是由0和1组成的。

二进制的一个重要原理是“逢二进位”,也就是说,当某一位上的数码达到2时,就需要向高一位进位。这个原理使得二进制数能够表示所有的十进制数。

二进制只有0和1两种数码的状态,使它可以表达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应用,例如我们常用的开关按钮,就可以看作是二进制的一种体现。当开关处于“开”状态时,可以表示为1;当开关处于“关”状态时,可以表示为0。

将二进制的这种特性应用在计算机科学中,把计算机内部电路的两种状态——开和关,分别用二进制数0和1来表示。于是,计算机中的所有信息,包括文本、图像、声音等,最终都会被转换成二进制数进行处理和存储。

但二进制的发明者—— 德国哲学家、数学家莱布尼茨,他在发明二进制的时候,并不知道这在后世会因此产生计算机。他的初衷是用二进制算术证明上帝的存在。在德国图灵根郭塔王宫图书馆里保存有一份莱布尼茨的手稿,标题是:“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这是造物之神秘而美妙的典范,因为,一切都来自于上帝。”

莱布尼茨生活的年代与是清朝的顺治三年(1646年)—康熙五十五年(1716年)。在他那个年代,他所从事的哲学和数学,宗旨只有一个——为上帝服务。所以,他用“1”来代表上帝,用“0”来代表虚无。所有数字都写成是单位1和0的结合体,用此来证明基督教的创世说:“一切的创造物都只是来自上帝与虚无”。

他此时还不知道,遥远的东方有智者伏羲,认知已经超越了上帝创世说,认为世界不是由一个人格化的神的创造的,而是由“天道”自行产生。为表达这种“天道”,用实线“—”来表示“阳”,用虚线“--”来表达“阴”,“阴阳交而天地生”。《易经》与二进制在思考的原点就已经开始交集了,用《易经》的话说:“天下同归而殊途”——《《易经》·系辞下传》。

莱布尼茨于1696年正式提出了二进制的算法。1700年,莱布尼茨成为法兰西皇家科学院的院士。为了证明自己院士的价值,他打算向科学院提交一篇关于二进制的论文《数字新科学论》。1701年2月26日,莱布尼茨把论文投稿给科学院。4月30日,科学院的秘书长封丹纳尔(De Fontenelle)致信莱布尼茨,提出,由于论文中没有反映二进制的实用价值,故不能在科学院的刊物上发表。

如何证明二进制的实用价值呢?莱布尼茨一筹莫展。他曾设想用二进制原理制作计算器,但最终没有实现。于是他把自己的二进制的设想和苦恼写信给了远行东方中国的好友白晋神父。白晋从莱布尼茨的这封信件中学习到了二进制的知识,敏锐地发觉到二进制与《易经》之间的关系。1701年11月4日他给莱布尼茨写信道:“您不应该把二进制视为一门新科学,因为中国的伏羲早都发明了。”白晋随信给莱布尼茨寄去了一幅北宋邵雍制作的“伏羲六十四卦方圆图”,又称“先天图”。他在信中指出,先天图是按照二进制的序数排列的。只须把实线替换成1,把虚线替换成0,每一卦就对应一个二进制数。

1703年 4月2日,莱布尼茨接到了这封信。他立即对先天图进行了研究,在每一卦上标注了对应的阿拉伯数字,确认卦图的排列与二进制序数是一致的。

《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在六十四卦的圆图中,又置有一个六十四卦的方图。无论圆图和方图,卦序之中都内在地体现严格意义上的二进制的记数方法。其中的方图更为典型而直观,读懂它的要诀就是“逆数”,即由左向右,第一行始坤终否,接第二行始谦终遯,再接第三行始师终讼,以下接第四行、第五行、第六行、第七行,最后接第八行始泰终乾。而这正是按二进制方法。

即以阴阳为基准,只是在符号上改为0与1,倘若按照三画卦以此符号代之。则:

乾是111;兑是110;

离是101;震是100;

巽是011;坎是010;

艮是001;坤是000;

莱布尼茨兴奋异常,因为他终于找到了二进制的实用例证。于是他重新写了一篇论文,题为《论单纯使用0与1的二进制算术—兼论二进制用途以及古代中国伏羲符号的意义》,于1703年5月5日寄往法兰西皇家科学院。由于论文有了古中国伏羲六十四卦的实证支持,这篇论文得以发表在了《1703年皇家科学院年鉴》上。二进制得到了学界的正式认可。

从此,莱布尼茨不再说自己发明了二进制,只是说他重新发现了伏羲的学问。他的《论中国人的自然哲学》中有一节“论中华帝国创始者伏羲的文字与二进制算术中所用的符号”,文中写道:“我和白晋神父发现了这个帝国的奠基者伏羲所创造卦图的原本意义,它们由一些虚线和实线组成,共有六十四个符号,算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也是最简单的文字。伏羲以后的几个世纪,周文王与其子周公以及再晚五个世纪的孔子,都在卦图里探寻过哲理,还有人要从中引申出风水和迷信之类的东西。其实,六十四卦图就是伟大的立法家伏羲创立的二进制算术,在几千年之后,由我重新发现了。”

那么为什么《易经》六十卦会与二进制高度吻合?前面说过,这是因为二者在思考的原点是相同的。二者都是要揭示世界的本原是什么?无论是“上帝创世说”还是“天道说”,都不约而同地发现:构成我们这个世界的元始条件是“正与反”的两种力,后世科学的发展更是证明了这一点,无论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粒子和相互作用力,生物学中的遗传与变异,社会学中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都无时无刻不证明了“正与反”两种力的对立统一规律。如善与恶、美与丑、动与静等概念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缺少一方,另一方就无意义。这种对立统一推动了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世界发展的内在动力。

《易经》用阴阳概念表达世界相互对立制约又相互依存转化的两种力量的体现,共同构成了和谐有序的世界。这与二进制思考相一致,二进制度模拟了上帝的造物过程。世界初始只有两种状态,上帝和虚无。上帝代表完美,虚无代表不完美。世界万物都是由上帝从虚无之中创造的。

如果回溯到历史出发点,《易经》所体现出来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高度,要远超西方的“上帝创世说”。在《易经》的思想中,世界不是由一个“人格化的神”来创造的,而是要比这个“人格化的神”更高、更本质的“道”,即世间规律的发布者,由它来创造世界的。故称“天道”。

西方科学之父爱因斯坦说过,他不相信这个世界是由一个“人格化的神”创造的,但他相信有造物主,否则世界何以如此美丽和谐?他口中的“造物主”,即世间规律的发布者,和《易经》所提的“天道”是一个意思。

回源到几千年前,以伏羲为名的先贤们,在没有现代知识体系支撑的条件下,凭借阴阳哲学触摸到了这个世界的本质。先贤们不但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基本框架,更进一步思考到,世界的本质之本质是“数”!《易经》之卦最早是由数字进行体现的。

宋史记载:北宋重和元年(1118年),湖北孝感县出土过一组重要的西周铜器。铜器铭文是记一个名叫“中”的将领从周昭王伐楚,立有战功,这就是有名的“安州六器”。六器中有一件中鼎,铭文末尾缀以两个符号。学者们称其为“奇字”。当时宋代学者释为“赫赫”或“十八大夫”、“八大夫”。

1950年河南安阳四盘磨发现的商代卜骨和1956年陕西长安张家坡发现的西周卜骨,上面都有类似的“奇字”。这些发现引起古文字学家的重视。后经李学勤、唐兰、张政烺等学者考据发现,这种“奇字”是由五、六、七、八数字构成,即由老阴、少阳、老阳、少阴四爻构成的“卦”,并且属于六爻组成的“重卦”,认为它为文王重卦的历史传说提供了实证,并把这些“奇字”按用数的奇偶阴阳译成《周易》卦形,第一次为我们揭开了长达800多年的“奇字”之谜。

《易经》还有多少秘密,我们直到今天,也没有完全破译。除了二进制的高度吻合外,德国学者申伯格还发现《易经》六十四卦和近代科学发现的DNA的64个遗传密码子之间有着惊人的巧合。我们将在下期文章来说这个主题。

0 阅读:12
孙三盘文化

孙三盘文化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