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良情感网

1952年6月2日,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接到紧急通知,毛主席要在中南海见他。

1952年6月2日,时任西南军区司令员的贺龙接到紧急通知,毛主席要在中南海见他。见面后,毛主席问贺龙:“你说中国有几个台湾啊?” 贺龙一愣,正思索着怎样回答,毛主席紧接着说道:“中国有个大台湾,在福建以东。还有一个小台湾,在你们西南叫黑水芦花。小台湾是通大台湾的,不可等闲视之。” 贺龙1896年出生在湖南桑植一个贫农家庭,家里穷得叮当响,上学机会少得可怜。年轻时他投身革命,1927年搞了南昌起义,虽然没成功,但他在湖南、贵州等地硬是撑起共产主义根据地。长征时他站队毛泽东,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带着游击队四处作战。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当上西南军区司令员,负责收拾西南这片乱摊子。贺龙这人,没啥花架子,打仗靠的是硬实力和对革命的信念。 1952年的中国刚建国不久,百废待兴,但西南地区不太平,尤其是四川西北的黑水。黑水这地方山高林密,土匪扎堆,成了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窝点。领头的有两个关键人物,一个是傅秉勋,一个是苏永和。 傅秉勋是四川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当过胡宗南的少将师长,后来投靠四川军阀杨森混了个军长。1949年国民党完蛋后,他带着残部跑到了四川阿坝,纠集了400多人,自封司令,还得了台湾的支持,被封为第72军军长。他在黑水拉起3000多土匪,想搞个反共基地,野心不小。 苏永和呢,1909年生在黑水,藏名叫多吉巴桑,年轻时继承了头人位置,二十多岁就带兵跟四川军干仗,在当地有点名气。1948年他成了黑水“大头人”,1951年先是跟新政权合作,后来收留傅秉勋,站到了叛乱那边。这两人一配合,黑水就成了新中国西南的一个大隐患。 6月2日那次中南海会面,毛泽东直接把问题摆在贺龙面前:黑水不是小打小闹,而是跟台湾连着的一盘大棋。福建东边的大台湾是蒋介石的老巢,而西南黑水这个“小台湾”是国民党残余想在内地搞乱的桥头堡。毛泽东的意思很明白,这不是一般的土匪,是有组织、有后台的威胁,贺龙得赶紧动手,不能让这颗钉子扎下去。贺龙听完心里一沉,知道这仗不好打,但也明白这是稳住新政权的关键。 贺龙回到重庆后,马上召集将领,调了2.1万兵力,包括7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还拉来空军支援,有4架战斗机、5架轰炸机和1架运输机。1952年7月20日,解放军兵分三路,从东、西、北三个方向围攻黑水。炮兵轰炸芦花官寨,步兵翻山作战,空军低空扫射,土匪的防御线很快就垮了。这仗打得快准狠,贺龙没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傅秉勋一看大势已去,带着亲信跑进密林,想翻雪山逃命。8月16日,他在过安曲独马寨的小溪时脚滑摔倒,掉进水里淹死了。尸体被当地藏民捞上来,身份确认,这家伙的野心算是彻底泡汤了。他在黑水的反共梦,没撑过两个月就完蛋。 苏永和比傅秉勋机灵点,眼看跑不掉,干脆投降,还交出了金印。9月23日,战役收尾,解放军歼敌3600多人,缴枪4500多支,还有九门六○炮。苏永和投降后被监禁了一段时间,后来新政权给了他宽大处理,1953年12月他还当上了四川藏族自治区政府副秘书长,算是条新路。 黑水剿匪这场仗打下来,3600多个土匪被干掉,武器收了一堆,国民党残余在西南的势力基本被拔干净。这不仅解决了黑水的治安问题,还断了蒋介石想在内地搞“陆上台湾”的念头。西南稳定下来,新中国的根基也更扎实了。这场胜利不是靠运气,是贺龙带着解放军硬打出来的。 黑水剿匪的成功,给那些想搞乱的人一个下马威。新中国刚成立,底子薄,敌人盯着找机会,但这场仗证明,新政权不是软柿子。贺龙用行动告诉所有人,想在西南捣乱,没门。西南稳了,全国的建设才能往前走,这仗打得值。 这场战役,解放军出动2.1万人,歼敌3600多,缴枪4500多支,火炮9门。空军支援11架飞机,地面部队三路夹击,打了两个多月。这不是小规模清剿,是实打实的大仗。土匪加上国民党残部,总共也就3000多人,人数上解放军占优,但黑水地形复杂,作战难度不小,胜在指挥和配合。 黑水剿匪不只是1952年的一个事件,它在新中国早期的稳定中起了大作用。西南是多民族地区,又靠近边境,稳不住就容易出乱子。贺龙这次出手,把隐患掐灭在摇篮里,也让后来的发展有了基础。想想看,如果黑水没打好,国民党残余再勾连台湾,西南可能还得乱一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