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贵来老师带您解读《中国书法批评史》第三讲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2024-03-28 01:35:32

书法美的理论探索:历史发展的五个时期----第一时期东汉至唐朝和第二时期宋朝

在书法的批评史上,草书的崛起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东汉时期,草书的成熟激发了人们对书法艺术的热爱和创新,同时,对于草书的研究文献也层出不穷,对草书的美和价值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崔瑗的《草书势》和赵壹的《非草书》就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它们的出现,反映了当时草书艺术的盛行和人们对书法艺术认识的深化。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的独立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书法艺术也不例外。横线注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艺的独立价值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书法艺术也不例外。这个时期,书法艺术成为了文人雅集中的重要话题,许多文人墨客都以书法见长。他们通过书法作品表现出自己的情感、性格和思想,将书法艺术提升到了一种独立的审美境界。书法作为一种文人雅趣,不仅仅是文字的表现,更是一种心灵的流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书法艺术,展现了文人墨客们对于艺术的独立追求和创作理念,为后世的书法艺术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这一时期,许多书法名家崭露头角,他们的作品被社会广泛认可,同时,书法批评理论也开始形成初步的系统。对于什么是好的书法,什么是不好的书法,人们开始有了明确的标准。横线注解:(书法批评理论的形成标志着人们对书法艺术进行更深入思考和评价。在书法批评理论的初步系统中,人们开始建立起对于好书法和不好书法的明确标准。好的书法往往具有以下特点:字体端庄工整、结构严谨、用笔妙绝、气韵生动、情感贯穿其中等,这些特点使得书法作品具有美感和艺术感染力。而不好的书法则可能存在字体松散不规整、用笔生硬不流畅、结构混乱等问题,缺乏美感和艺术价值。通过书法批评理论的形成,人们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书法作品,促进书法艺术的发展和提升。)这些理论和标准的形成,为后来的书法家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方向。

从东汉到民国,近两千年的时间里,中国人对于书法美的理论探索极为丰富和深入。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朝代、每个时期都有新的观点和要求出现。我将这些观点按照历史发展的顺序,分为五个时期,按照这五个时期分为五编进行论述。其中,隋朝和五代两个时期的资料相对较少,且论题并不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我在相关的章节中提及了这些观点,但没有进行专门的论述。

第一时期是从东汉至唐朝

这一时期是中国书法理论基本问题的展开和完美理想的建立期。从东汉到魏晋南北朝,书法批评观念逐渐形成,对于书法的一些基本问题也有了初步的认知。特别是汉字各种字体美的逐步确认,使得人们对于书法的本质有了更深的理解。魏晋时期的名家书法优劣的讨论,推动了书法批评概念系统的形成。到了唐朝,书法理论在南朝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形成了书法批评理论的基本构架。

在这个时期,中国书法理论的“意象”说逐渐形成,横线注解:(在中国书法理论中,“意象”说逐渐形成是指在书法艺术创作中,书法作品应该通过墨意、形象等方式表现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内在境界,使观者能够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意境和情感。这一理论强调书法作品的意境和内涵,而非仅仅停留在字形的工整与美观上。通过书法作品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观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背后的作者的个性与情感。随着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意象说逐渐成为书法创作和鉴赏中的重要理论之一,对书法艺术的推动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它是对书法艺术内涵的概括,也是对此前人们关于书法美认识的总结。

唐朝书法的旨趣有两个层面,一是注重书法的实用层面,追求书写的美观;二是在艺术表现层面上宣扬书道,追求通过书法来表现情感,达到与天地之道的和谐统一。横线注解:(这两个层面的追求并不矛盾,反而可以相辅相成。注重书法的实用层面,追求书写的美观,是为了使书法作品更具观赏性和传达信息的清晰性。而在艺术表现层面上宣扬书道,追求通过书法表现情感,达到与天地之道的和谐统一,则是为了在书法作品中融入更深层次的意蕴和情感,使之超越实用性,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书法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既要追求技法的精湛和书写的规范,又要注重艺术的表现和情感的传达,这样才能使书法作品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透彻的艺术感染力。实用与艺术并重,相互促进,才能使书法在传统文化中得到更加丰富和深远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官方政策非常重视书法,要求官员的楷书要美观大方,这是实用层面的要求。而书法家及理论家则更注重如何通过书法来表现情感,达到艺术的极致。后世有“唐书尚法”的说法,指的就是唐朝书法在实用和艺术两个层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

朱熹并未专注于挖掘新颖的书法审美体验,而是从已有的传统中寻觅符合自身标准的风格,这实质上是对传统成果的一次精细筛选。朱熹的学术思想在元、明、清三个封建王朝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因此,他的书法理论也随之产生了深远影响。

第二时期是宋朝

可以说,北宋与南宋两种截然不同的批评观念后来成为元、明乃至清朝书法批评的两大流派。一方面,那些重视书法作为美的艺术的文人,从苏轼、黄庭坚那里汲取新的灵感;另一方面,强调书法作为展现儒家人格典范的正统人士,则从朱熹的理论中找到了支撑。(全文2100字)

作者:王贵来(天津书画艺术网总编)

2024年3月22日星期五

0 阅读:0

书画艺术档案谈文化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